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528


2015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会议(CCFAI2015)论文选登

  • 面向网络文本的汉语反讽修辞识别方法研究

    邢竹天;徐扬;

    互联网文本的大量出现给情感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研究中文的反讽修辞识别,试图通过归纳的方法提出了一个汉语中出现反讽修辞的特征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的算法设计。通过在互联网上抓取相关信息建立文档,然后训练反讽识别的Logistic模型。通过模型自身的显著性、模型识别能力和人工标注识别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显著性测试表明"意指义和字面义的偏离"和"情感的变化张力"是反讽修辞在网络上汉语中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模型达到的71.2%的召回率和60.3%的分类准确度可以与近年国内外在英语,意大利语等类似问题研究中做出的最好结果相比较。

    2015年03期 v.38;No.149 385-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69 ]
  • 融入词和文本关系的文本表示模型研究

    朱建林;彭鲸桥;杨小平;王倩;

    为了改善向量空间模型的稀疏性,提高文本分类的效果,在不引入外部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挖掘语料库内部的词间关系和文本间关系,将其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原始矩阵,形成了4种新的文本表示模型,并通过文本分类实验来验证其表达能力。实验证明,融入词和文本关系能明显改善KNN和SVM的分类效果。

    2015年03期 v.38;No.149 392-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7 ]
  • 基于语义扩展的句子相似度算法

    冶忠林;贾真;杨燕;尹红风;

    现有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仅考虑句子的依存关系或者组成句子的词性、词序、词义等信息,没有考虑到整个句子的语义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扩展的句子相似度计算方法,解决了句子相似度计算时忽略句子语义的问题。利用搜索引擎对句子语义扩展,从而将简短的句子转化为长文本,然后使用主题模型对长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即将句子的相似度计算转化为求两个句子的语义间的差别运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语义扩展的句子相似度计算准确率能达到87%,而且计算结果符合常识判断。

    2015年03期 v.38;No.149 399-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93 ]
  • 基于句子评分的多文档摘要提取

    张世博;刘博爱;

    技术越来越得到关注,文章设计了从多文档中生成摘要的方法。基于多种语义特征和语义相似度计算句子的重要性评分值,使用stack decoder算法利用多个堆栈生成摘要;基于分团问题的生成方式构建了句子的非相似性图,通过求解非相似图中有边的子集合顶点选取合适的句子。实验以DUC2004语料集为数据集,通过上述方法产生摘要,ROUGE评测指标达0.069 7,与已有方法相比在ROUGE值上有明显提高,并对归一化方法进行了讨论,探索了适用的归一化措施。

    2015年03期 v.38;No.149 406-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32 ]
  • 大数据下的PAC-Bayesian学习理论综述

    杨雪冰;张文生;杨阳;

    概率近似正确(PAC)是研究"可学习"的理论框架。近年来,研究人员融合贝叶斯方法与不依赖分布的PAC性能度量提出了所谓的PAC-Bayesian学习理论。该理论因其对于任意概念空间任意测度的先验均能给出泛化误差界而在人工智能不同领域的相关算法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PAC-Bayesian学习理论的由来及其核心思想,进而结合大数据的特点,论述了PAC-Bayesian适合于大数据相关算法的理论分析。

    2015年03期 v.38;No.149 413-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5 ]
  • 基于分层方法的白细胞五分类算法

    赵建伟;张敏淑;周正华;楚建军;曹飞龙;

    针对白细胞自动识别问题,在已分割好的细胞基础上结合五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具体特征,利用分层的思想对其分类。首先提取白细胞中细胞核的分叶特征和圆形度特征,对该类特征明显的细胞进行筛选;而对该类特征不明显的细胞,提取对偶旋转不变共生局部二进制(PRICoLBP)纹理特征作为判定标准,将它们分为颗粒细胞与无颗粒细胞;然后对颗粒细胞,利用PRICoLBP纹理特征区分出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而对无颗粒细胞,则用圆度核质比区分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实验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比已有的分层方法在总体识别率上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并且各类细胞的分类精度都有所提高。

    2015年03期 v.38;No.149 420-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1 ]
  • 基于连续动作学习自动机的联想强化学习

    刘晓;

    联想强化学习是一种在不确定环境下的机器学习问题,其中学习系统的目标是为环境的每一种输入状态确定一个最佳的输出动作。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连续动作学习自动机(CALA)。该自动机以一个可变区间作为动作集,并依照均匀分布方式产生输出动作。根据环境反馈的成功/失败信号,学习算法对动作区间的端点进行自适应更新。将该方法应用于求解两个经典的联想强化学习问题,仿真结果演示了新算法相对于两种现有的CALA算法的优越性。与旧算法相比,新算法的学习性能平均可提高1.9%到5.7%,最高可提高22.4%到65.2%。

    2015年03期 v.38;No.149 426-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81 ]
  • 基于改进概率神经网络的玉米与杂草识别

    张新明;涂强;冯梦清;

    针对传统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在杂草识别中存在识别精度低和实时性能差等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概率神经网络(Improved PNN,IPNN)的玉米与杂草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玉米与杂草彩色图像进行变换、分割等预处理以便更好地提取特征,然后提取出13个颜色和不变矩特征,并采用次优搜索法从13个特征中选择最有效特征构建特征向量,最后对传统的概率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便解决识别精度低和实时性能差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PNN、GRNN(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和Extreme learing Machine(ELM)方法相比,IPNN方法能更好地识别杂草,识别率达95%以上;且耗时更少,是PNN的3.7%,更适用于实时应用的场合。

    2015年03期 v.38;No.149 43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98 ]
  • 基于概率优势关系的排序方法及应用

    翁世洲;吕跃进;

    针对序信息系统下经典优势关系过于严格的不足,首先提出了概率优势关系的粗糙集模型,并分析了相关性质。然后提出了基于此模型的排序方法,这可以避免主观权重的确定。并将此排序方法用于物流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通过与其他方法排序结果的对比,显示该方法得出的结果更加合理。

    2015年03期 v.38;No.149 439-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81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Banach空间中预解算子控制的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

    陈丽珍;李刚;

    研究了一类带有非局部条件的分数阶微分方程。许多文献在研究同样问题或类似问题时,对应的算子生成一个C0半群,而预解算子没有半群很好的性质,包括算子范数的一致连续性。文章利用凸幂凝聚算子的不动点定理结合解析预解算子理论,讨论了Banach空间中预解算子控制的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温和解的存在性。证明过程中,既没有对Banach空间附加任何条件,也没有假设预解算子的紧性,因此推广和改进了一些已知的结果。最后,给出了定理的若干应用。

    2015年03期 v.38;No.149 447-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8 ]
  • 非线性Klein-Gordon方程的质量集中有限元方法

    张斐然;司红颖;

    讨论了Klein-Gordon方程的质量集中非协调有限元逼近格式。不需要传统的Riesz投影算子,利用插值技巧和单元的特殊性质得到了最优误差估计。

    2015年03期 v.38;No.149 45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9 ]
  • 基于互相关系数的二元随机过程伪回归探讨

    刘薇;常振海;张德生;

    通过对样本互相关系数分布的讨论,特别是其方差的变化,分析了伪回归产生的原因.结论是二元随机过程X,Y存在自相关性或非平稳等情况,导致样本互相关系数的方差变大,从而以一定的规则来判定时产生错判;其次,针对伪回归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办法;通过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结论的正确性.

    2015年03期 v.38;No.149 459-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7 ]
  • 一种单涡旋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其同步研究

    高智中;王颖;

    构造了一种单涡旋混沌系统,简要地分析了该系统的一些基本动力学特性,如平衡点、吸引子、Lyapunov指数和分岔等。结果表明,当参数变化时该系统表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设计了控制器分别实现了该系统的自同步和异结构同步,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数值仿真表明了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15年03期 v.38;No.149 46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6 ]
  • 多元正态向量变点在线监测

    刘维奇;刘晋芳;秦瑞兵;

    针对多元时间序列均值向量变点发生时刻靠后的情况,文章通过采用引入窗宽参数h的方法,构造残差累积和统计量,使得多元正态均值过程变点位置靠后时能尽早提出预警。在原假设下得到了监测统计量的渐近分布,并在备择假设下证明了该监测统计量的一致性。模拟结果表明引入窗宽参数确实能够提高监测统计量的势,同时能减小平均运行长度。最后将本文的方法应用到生产实例中,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2015年03期 v.38;No.149 469-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49 ]

物理

  • 磁场中的破碎凝聚态

    张杰;侯雪;

    研究了反铁磁性原子形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特有的破碎现象(Fragmentation)。如果在其中掺杂有大量铁磁性原子,这种特有的破碎现象可以在磁场较高的时候得以保持,即文章给出了一种在磁场中捕获"破碎凝聚态"的有效方法。这一结论更新了人们认为破碎凝聚态对称性较高且不稳定,在磁场中无法观察的观念。另外,也给出一种测量异核原子间相互作用大小的方法,当调节磁场达到某一阈值时,系统会突变到破碎凝聚态相,记录此时的磁场大小,并可以推算出混合物中铁磁-反铁磁异种原子间的自旋交换相互作用强度。

    2015年03期 v.38;No.149 476-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4 ]
  • 载气吹送WC制备Fe-Cr-C堆焊层中增强颗粒的微观表征

    屈晓田;

    通过载气吹送颗粒的方法,在堆焊过共晶Fe-Cr-C合金的同时,在该合金中浸润WC陶瓷强化相。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对铁基增强WC颗粒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相变规律、WC颗粒在Fe-CrC合金的熔解相转变机制以及各相的微观硬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堆焊同时载气吹送WC颗粒浸润堆焊层的新工艺,可以制备出含WC增强相的过共晶Fe-Cr-C堆焊合金。WC增强相与Fe-Cr-C堆焊层结合性能良好,WC颗粒表面发生了熔解扩散,形成了Fe3W3C和Fe6W6C两种η碳化物。含WC增强颗粒的过共晶Fe-Cr-C堆焊合金中,未熔WC颗粒的显微硬度为1 480HV,高于过共晶组织中初生Cr7C3的硬度1 322HV。WC增强相有利于提高过共晶Fe-Cr-C堆焊合金的耐磨性。

    2015年03期 v.38;No.149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56 ]
  • 相干态下进行基于无相互作用测量的量子通信方案研究

    刘超;马志军;刘晋宏;张俊香;

    研究了基于无相互作用测量的反事实量子通信方案。利用组合型马赫-曾德尔(M-Z)干涉仪对引入物体实现无相互作用测量,并利用其实现反事实通信,也即未借助实物粒子的信息传输。在弱相干场作为光源的情况下,从系统输出端的测量结果分析了组合型M-Z干涉仪一臂作为逻辑门的开关特性。通过对系统中大M-Z干涉仪和小M-Z干涉仪的个数选取,相应改变系统内部光学分束器的反射率,进而影响了两输出端口探测器所接收的光强之比。文章中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过程。

    2015年03期 v.38;No.149 487-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2 ]
  • 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防酒驾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杨森;李月娥;张翀昊;

    随着公路运输业的发展,道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引起重视,尤其是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文中从人性化与安全性两方面考虑,对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控制的酒后车辆启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对酒精检测电路、红外感应、单片机、语音、LCD、继电器驱动、GSM等模块进行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的防酒驾系统。通过仿真环境测试,表明系统在酒驾发生前进行预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交通事故隐患。

    2015年03期 v.38;No.149 494-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1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99 ]

化学

  • 双(2,3-环碳酸甘油酯)草酸酯掺杂制备P(MMA-AN)基凝胶电解质

    田毅;孙冬兰;赵庆云;程绍玲;

    以碳酸甘油酯和草酰氯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凝胶电解质添加剂——双(2,3-环碳酸甘油酯)草酸酯(BGCO),研究了该添加剂对碳酸丙烯酯(PC)做增塑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P(MMA-AN)]基凝胶电解质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GCO在PC溶液(含LiClO4为1 mol/L)中的饱和添加量为质量分数3%,将P(MMA-AN)薄膜浸渍于含3%BGCO的PC溶液(含LiClO4为1mol/L)中45min,制成含锂离子的凝胶电解质,电导率达2.432×10-4 S/cm,比未加入BGCO的电导率略有提高,表明增塑剂中添加BGCO有利于提高P(MMAAN)凝胶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2015年03期 v.38;No.149 501-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9 ]
  • 基于溴酚蓝修饰的模式滤光光纤pH传感器

    王松柏;成文萍;双少敏;

    将溴酚蓝通过溶胶凝胶方法涂覆在裸光纤上,利用模式滤光光纤传感器测定了溶液中的pH值。该光纤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当pH在2-8范围内时对pH有响应,且pH在3-6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1),其响应时间(t95%)为98s。同时考察了不同离子对模式滤光光纤pH传感器的干扰。

    2015年03期 v.38;No.149 506-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8 ]
  • 卟啉/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与抗坏血酸之间相互作用的光电响应研究

    陈静霞;蔡雪梅;王英特;张勇;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光电化学法研究了卟啉/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与抗坏血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抗坏血酸存在下,卟啉/氧化石墨烯体系的吸光特性和强度均发生变化,同时加速激发态光电子从卟啉转移到氧化石墨烯的失活过程。光电化学测试进一步表明抗坏血酸参与了卟啉/氧化石墨烯体系的电子转移过程,增大了体系的光电流和光电压。提出了抗坏血酸参与卟啉/氧化石墨烯复合物体系光电子转移可能的模型。

    2015年03期 v.38;No.149 511-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51 ]
  • 三产地白术挥发油氧化分解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赵红红;阎克里;王虹;刘焕蓉;

    为了比较不同产地白术挥发油氧化分解前后化学成分及含量变化的差异,文章将湖南、安徽、河北产白术挥发油分别置于太阳光下进行氧化分解,产物稳定后,采用GC-MS技术对各产地挥发油氧化分解前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来自地域、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素不同的湖南、安徽、河北产白术挥发油,经同一条件氧化分解后,虽然新增、消失及含量发生变化的成分有差异,但其氧化分解后18种成分的含量显著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中γ-榄香烯消失,1,2,3,4,4a,5,6,8a-八氢化-4a,8-二甲基-2-(1-甲基乙烯基)萘、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亚乙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和9,10-去氢异长叶烯含量明显降低,尤其是苍术酮降幅平均为97.80%,而其余13种成分含量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β-桉叶醇、白术内酯Ⅲ、17-(1,5-二甲基己基)-10,13-二甲基-2,3,4,7,8,9,10,11,12,13,14,15,16,17-十四氢化-1H-环戊[a]3-菲酚、白术内酯Ⅰ、1-甲氧基-2-(1-甲基-2-亚甲基环戊基)-苯、Isovelleral、β-桉叶烯、4,4a,5,6,7,8-六氢化-4a,5-二甲基-3-(1-甲基亚乙基)-2(3H)-萘、9,12(Z,Z)-十八碳二烯酸、荜澄茄油烯醇、正十六酸、广木香内酯、3-环戊基-6-甲基和3,4-庚二烯-2-酮。

    2015年03期 v.38;No.149 516-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40 ]

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

  • 壳假网衣共生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李博;谢树莲;

    以产于山西管涔山地区的壳假网衣(Porpidia crustulata)为材料,对其共生藻在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的几个与抗性有关的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壳假网衣共生藻在5℃和10℃低温培养条件下3d后MDA含量逐渐减少,培养初期共生藻的SOD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培养12d后可溶性蛋白质的量远高于培养初期。研究结果表明,地衣共生藻在长期的共生关系中可能建立了对低温的适应机制,表现出了较好的抗冷性。

    2015年03期 v.38;No.149 52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3 ]
  • 拟南芥钙依赖型蛋白激酶突变体cpk3-1和cpk6-1 PCR鉴定及其在CO2通路中的作用

    王蕾;张显文;田保华;薛绍武;

    植物中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是一种重要的感受Ca2+流的传感器,广泛参与到气孔运动和响应各种胁迫刺激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研究通过获得拟南芥纯合突变体cpk3-1,cpk6-1和cpk3-1/cpk6-1,研究了CPK3与CPK6在CO2信号通路中作用。结果显示,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在不同浓度的CO2处理时表达量会发生变化,但在突变体cpk3-1,cpk6-1,cpk3-1/cpk6-1中,与野生型相比,这些基因的表达量没有差异,表明在CO2信号通路里,CPK3和CPK6可能不发挥作用。

    2015年03期 v.38;No.149 527-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3 ]
  • 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多样化色素蛋白复合体分离纯化

    岳慧英;李凯;赵春贵;杨素萍;

    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对紫细菌中的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 azotoformans)色素蛋白复合体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不同光谱类型的色素蛋白复合体,并分析了色素蛋白复合体多样性原因。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到光反应中心和1种外周捕光复合体;硫酸铵盐析结合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到光反应中心、3种具有不同A798/A848比值的外周捕光复合体,还分离到含量较低的具有423nm异常吸收峰的外周捕光复合体。由此可见,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硫酸铵盐析结合离子交换层析能纯化获得多种光谱类型的色素蛋白复合体。

    2015年03期 v.38;No.149 534-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7 ]
  • 海藻酸钠包埋啤酒酵母絮凝剂的制备研究

    张龙颜;李保珍;李丹;张晓峰;王兰;

    为了提高固定化啤酒酵母絮凝岩溶水硬度和矿化度的能力,采用固定化剂海藻酸钠包埋啤酒酵母,并制备了粒径1~2mm的固定化啤酒酵母絮凝剂小球。以啤酒酵母固定化菌的物理性质及对岩溶水硬度和矿化度絮凝率为指标,考察了固定化因素海藻酸钠质量分数、菌体海藻酸钠质量比、交联时间及氯化钙质量分数对固定化小球的物理性质及絮凝岩溶水的影响。结果显示,制作固定化菌的最优固定化条件分别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0%-3.0%、菌体海藻酸钠质量比6%-8%、交联时间6~10h和氯化钙质量分数2.0%-4.0%,此时的啤酒酵母固定化菌物理性质最优。由正交实验确定影响因素主次顺序及最优水平组合后,结果发现:较其他因素而言,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与菌体包埋比对絮凝率影响较大;当选取质量分数为2.0%的海藻酸钠、10%的菌体质量比、4.0%的氯化钙和10h的交联时间条件下制作的固定化小球,在投加量4g·L-1,絮凝时间60min时,对岩溶水的矿化度和硬度絮凝率分别达到76.97%和59.77%,处理后的岩溶水矿化度从3 109mg·L-1降到1 258mg·L-1,矿化度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Ⅳ类用水标准,硬度从2 856mg·L-1降到了658mg·L-1,硬度接近《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Ⅳ类用水标准。

    2015年03期 v.38;No.149 540-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4 ]
  • 褐马鸡卵壳、羽毛及机体器官中10种矿物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武玉珍;冯睿芝;张峰;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成年褐马鸡卵壳、羽毛和机体不同器官中Fe、K、Zn、Mn、Cu、Ni、Cr、Mo、Pb、Cd等10种矿物元素进行了测定。应用两个独立样本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了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褐马鸡卵壳、羽毛中10种矿物元素的含量与机体器官中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卵壳、羽毛内矿物元素的含量与机体大多数器官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并且绝大部分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通过测定褐马鸡卵壳、羽毛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可以用来评估和掌握野生褐马鸡种群的营养、生理、繁育和生态环境的准确信息。

    2015年03期 v.38;No.149 548-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1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