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511


山西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建所25周年纪念专题

  • 牵引光束发展概况

    陈君;崔新林;

    通过光束来实现对物体的吸引一直是人们的梦想。近年来,对牵引光束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而光吸引的理论证实则使得这种研究兴趣达到高峰。通过设计并调节牵引光束以及被操控微粒的参数,可以实现通过光力对微粒的逆光吸引。目前,人们提出了多种牵引光束,并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随着进一步研究,牵引光束将为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走出实验室,最终走向消费市场。

    2014年04期 v.37;No.146 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冷费米子气体中次近邻跃迁引起的拓扑量子相变

    计青山;张存喜;王瑞;

    研究了二维正方形各向异性光晶格中次近邻跃迁所引发的冷费米子气体的拓扑量子相变。详细讨论了系统能隙为零的条件和以TKNN数为标志的各类量子拓扑相。当次近邻之间的跃迁强度t′小于某一个临界值tc′时,体系中只存在非阿贝尔相,当t′>tc′时,系统中将产生阿贝尔相。对一个具有开边界的二维体系,文章研究了其在不同量子相下的能谱结构,并对Majorana零模及其与TKNN数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应的讨论。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当对光晶格采取一种周期性的晃动时,次近邻之间的跃迁强度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使得我们的模型及结论有望在实验中得到实现和验证。

    2014年04期 v.37;No.146 480-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特性研究

    薛锐;李卫东;

    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可以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即定态Gross-Pitaevskii方程来描述,对于这个方程可以得到一组精确非线性布洛赫解,利用这组精确解文章对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有效质量、压缩率、声速等物理量,同时还研究了凝聚体在一维周期量子阱中的集体激发和量子损耗,并得到了这些物理量随势阱深度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变化关系。

    2014年04期 v.37;No.146 486-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弱磁场下自旋为二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循环态

    郑公平;杨玲玲;简文天;

    在平均场近似下,一些量子多体系统的基态是简并的。当考虑了量子涨落时,平均场能量修正将会解除这一偶然简并。文章研究了弱磁场下自旋为二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循环态。通过计算二阶量子涨落对平均场能量的修正,找到了系统真正的循环态基态。

    2014年04期 v.37;No.146 492-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表象变换在解决自旋系统量子多体问题中的应用

    张杰;呼艳生;王新彦;

    介绍粒子数表象和角动量表象在解决F=1的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基态量子特性问题中的综合应用。把表象变化推广到由两种代表性的原子87 Rb和23 Na组成的旋量BEC混合物系统中(简称自旋1+1系统),并用严格对角化数值方法研究受外磁场影响的情况。发现在研究反铁磁23 Na原子形成的自旋单态的特性时,如果在其中参杂大量的铁磁性原子(87 Rb),则会有更新的研究价值。铁磁原子的集体行为相当于提供了一个稳定均匀背景,有效地延缓和阻止了23 Na原子中粒子数分布和量子涨落随磁场的快速突变,为实验上观察到"破碎凝聚态(fragmented state)"提供了可能。

    2014年04期 v.37;No.146 497-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玻色-哈伯德模型的亚稳态及其经典-量子相变

    刘吉利;

    玻色-哈伯德模型是建立在硬壳相互作用基础上的模型,被广泛应用在强关联的玻色系统中,非常适合用来研究囚禁在势阱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本征态和动力学性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模型。文章利用等效势的方法发现了玻色-哈伯德模型的一个重要的亚稳态,并且研究了该亚稳态的经典-量子相变的阶和临界的温度。

    2014年04期 v.37;No.146 504-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icke模型中势能拓扑性质对混沌的影响

    李江丹;

    文章研究了Dicke模型中的经典混沌和势能拓扑性质之间的关系。Dicke系统在耦合强度低于临界值时是稳定的;当耦合强度大于临界值时系统是不稳定的,会出现混沌。同时发现系统的平衡点在大于临界耦合强度时变为两个,系统等势线族的拓扑性质也发生了突变。系统势能拓扑性质的变化会诱发混沌。

    2014年04期 v.37;No.146 509-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强磁场下真空极化效应对类氢原子库仑作用的影响

    温新建;杨丽;

    极端条件下的动力学特征是当前量子场论研究的热点课题。针对强磁场下量子电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行讨论。主要概述了强磁场下真空极化效应对静电库仑作用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势各向异性的特点。真空极化效应来自费米子单圈图对光子有效传播子的贡献,我们通过计算坐标空间的势函数来讨论真空极化效应对库仑作用的修正。

    2014年04期 v.37;No.146 514-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维简谐势阱中多分量量子气体的密度泛函理论

    张云波;王红梅;

    借用密度泛函方法并结合局域密度近似和Bethe ansatz精确解结果,研究了玻色费米混合物及旋量玻色气体在束缚于一维简谐外势下时各分量的混合与相分离。结果表明,玻色费米混合物会随着玻色-玻色、玻色-费米原子间排斥相互作用的增强,出现费米子被排斥在势阱中心之外的玻色费米部分相分离现象,当排斥相互作用趋于无限强时,玻色费米混合物的基态能量和总密度与所有原子都费米化的情况相一致;自旋-1玻色气体在密度-密度排斥和反铁磁自旋交换相互作用下会出现配对玻色子和极化玻色子相分离的现象,在强作用下,各自的密度分布曲线分别趋近于玻色-玻色对的TG气体和标量玻色TG气体,而中心密度随相互作用强度的变化呈非单调性。

    2014年04期 v.37;No.146 519-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续时间量子行走在粘接树图上的散射特性研究

    李志坚;韩泽凯;

    将二维粘接树图(Glued-Tree)等效为一维格点线,降低系统希尔伯特空间维数,研究了连续时间量子行走的散射特性,讨论了粘接树图的代数以及粘接处的位势对透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粘接格点处的位能,量子行走的透射率随着入射动量和树图代数的变化可以表现出衰减和振荡行为。当粘接格点处的位能与其他格点位能相差不大时,会表现出共振特性,量子行走完全通过粘接树图。这种共振现象有的是与振荡行波有关,也有的与衰减区域的局域束缚态有关。随着粘接格点处的位能与其他格点位能相差增大,这种共振行为渐渐消失,最后量子行走的透射率会趋向于零。

    2014年04期 v.37;No.146 526-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铀锆合金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王保田;郑晶晶;张世杰;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铀锆合金(γ-UZr和δ-UZr2)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化学键性质。鉴于U-5f电子的强关联性,使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LDA+U(U=4eV)方法对比研究了铀锆合金的基态性质。尽管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晶格常数均略小于实验值,但总体上与实验还是符合的很好。与纯LDA相比,加U=4eV的计算结果显示5f电子的库仑排斥作用对合金体系电子态密度分布的影响极小。因此可忽略U-5f的库仑排斥作用。两种构型合金体系的总态密度分布表明它们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占据主要是U-5f和Zr-4d,并有明显的杂化。在γ-UZr和δ-UZr2中,U—Zr键间均显示微弱的共价性,其中U—Zr2共价性最强(0.048e/au3),U—Zr次之(0.040e/au3),U—Zr1最弱(0.032e/au3),而δ-UZr2中的Zr1离子性最强。

    2014年04期 v.37;No.146 53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可见光波段色散特性的实验研究

    于慧;

    为了获取简单易控的相位可变延迟器,实现不同波长入射光偏振态的可控调制,利用偏光干涉法获得了可见光波段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在π/2、π和2π相位延迟下驱动电压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特征曲线,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结果表明,LCVR所需的驱动电压随入射光波长按e指数规律递减,并拟合得到它们的函数关系式。该实验结果对于LCVR偏振控制系统的检测、设计、制作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04期 v.37;No.146 539-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CM模型与同步辐射CT的煤直接液化残渣物理结构表征

    王海鹏;杨玉双;蒋兴家;杨建丽;聂一行;

    利用多能量同步辐射CT与数据约束模型(DCM)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样品物理结构进行了可视化表征。对残渣样品组分X射线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在14keV、16keV、20keV的X射线能量下获得三组残渣样品的CT实验数据并进行了重构。研究发现,基于DCM方法可区分残渣样品CT图像中未转化的煤基质与重油及沥青类物质,而重油与沥青类物质不可相互区分。DCM计算结果表明残渣中未转化的煤基质与重油及沥青类物质交错分布,黄铁矿呈聚集状态分布,样品中部分区域可见弥散分布的含铁催化剂颗粒。

    2014年04期 v.37;No.146 545-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多源热模型在粒子与核物理中的应用

    司瑞芳;

    概述了与粒子和核物理相关的实验和理论进展,重点介绍了以局域热平衡假设为前提的多源热模型,整理了其分析数据所用的主要公式。发现多源热模型是一个用较少的调节参数模拟末态产物多个观测量在不同能区的实验数据,并用较少公式同时描写多个物理量的实验数据的热统计模型,且从调节参数可得到碰撞系统的集体运动和散射源结构等有益的信息。

    2014年04期 v.37;No.146 553-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第二十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CCIR 2014)论文选登

  • 基于特征提取的连接词识别方法

    汪蓉;李寿山;李生;周国栋;

    篇章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连接词的识别作为篇章分析中的一个基本任务,对后续的篇章分析起到关键作用。针对连接词识别方法中的高维度特征空间问题,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的连接词识别方法。具体来讲,引用多种特征提取方法(IG、MI、DF、CHI、WLLR)对连接词识别中所用的所有特征进行打分排序,提取排在前面的一定数量的特征用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特征提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特征维度,在仅仅使用50%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类似甚至更佳的识别性能。

    2014年04期 v.37;No.146 564-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文微博情感倾向性分析特征工程

    李泽魁;赵妍妍;秦兵;刘挺;

    情感倾向性分析是情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按照情感倾向对文本进行分类的任务。微博与传统的评论文本相比更加口语化与符号化,因此对微博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情感倾向性分析最经典的算法,核心是要进行特征的分析和选择,例如词袋特征等。然而,由于中文语言的独特性,前人很多有效的特征都是语言相关的,将其直接用于中文微博效果不佳。在中文微博语料上,还没有学者进行细致的特征工程建设。基于此,文章综合国内外诸多特征,并考虑到中文的独特性,对中文微博的褒贬中倾向性判别特征工程的词、词组、数值和句法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词典规则的情感评分的新特征。最后经过大量实验与分析,得出了可靠的特征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结果。

    2014年04期 v.37;No.146 570-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情感语义词典与PAD模型的中文微博情感分析

    孙晓;叶嘉麒;龙润田;任福继;

    随着社交网络影响的不断增加,微博作为人类社会交流、发布观点信息的重要载体,其所包含的情感状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通过对微博文本及其包含的情感词汇的分析研究,引入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和语义向量,结合心理学、情感计算领域相关知识,采用心理学PAD连续维度情感描述模型作为文本情感分析量化的基础,对微博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以获得更加精确的情感分析结果,达到情感分析的目的。同时实现了从个性角度的微博文本情感的可计算性。实验表明,所述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微博文本情感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不同主题不同情感特征中均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2014年04期 v.37;No.146 580-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1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新闻的情感关键句抽取与极性判别

    赵虹杰;刘华丽;任巨伟;林鸿飞;

    门户网站、博客和论坛中的新闻性文章很多具有倾向性,倾向性判别对了解社会动态和舆情状况有重要作用。在主题相关性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了三类属性:位置属性、情感属性、特征词属性,提出了一种针对篇章级的情感关键句抽取方法,并通过集成学习判别情感关键句的极性。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挖掘出情感关键句并能对情感关键句进行较准确的极性判别,实现了情感关键句,抽取和极性判别的自动化,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2014年04期 v.37;No.146 58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面向聚类的文本建模方法

    唐晓丽;白宇;张桂平;蔡东风;

    借鉴主题模型的思想,利用word2vec训练数据的高效性以及词聚类结果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ord2vec的文本建模方法。该方法以word2vec算法得到的词聚类结果为基础,统计文本在词聚类类别上的概率分布,获得文本在类别空间上的特征向量,完成文本建模。将其与两种经典的文本建模方法 VSM和LDA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在聚类效果上F值分别提高6.01%、1.01%,在算法效率上有明显的提高。

    2014年04期 v.37;No.146 595-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规范

  • 规范关键词的选择

    <正>据国家标准关键词的定义: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一篇论文所列关键词之间应有一定逻辑组合关系,通过这种逻辑组合,提示论文主题内容。单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语言中最小的有意的单位)的词或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2014年04期 v.37;No.146 578-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作者文摘的编写

    <正>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要明确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独立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①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②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2014年04期 v.37;No.146 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学

  • 硼氢团簇B19H20/-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范英芳;张桂蓉;吕海港;李思殿;白慧;

    利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B19H0/-2的结构和性质。利用不同杂化泛函包括PBE0、TPSSh、B3LYP和X3LYP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富硼硼氢团簇B19H0/-2进行了构型优化,得到一系列能量较低的构型,确定了B19H0/-2的最稳定结构均为平面Cs对称构型而不是长条状的平面双链带状结构。虽然它们与B0/-19的全局极小结构明显不同,但是可以由B0/-19相应的次稳定结构加氢生成。通过氢化热ΔE和吉布斯自由能ΔG的计算表明,氢化反应B0/-19→B19H0/-→B19H0/-2为放热反应,且B19H0/-2在热力学上均可稳定存在。另外,CsB19H-2(1)的ΔEGap为3.10eV,接近于C2vB-19(b)的3.13eV,预期极有可能被实验观察到。正则分子轨道(CMO)分析表明,最稳定结构CsB19H-2的离域π轨道与[10]环轮烯D10hC10H10和C2vB-19(b)的离域π轨道存在着对应关系,但CsB19H-2不具有芳香性。本文中在PBE0/6-311+G(d,p)水平下计算了阴离子B19H-2的垂直剥离能(VDE)和绝热剥离能(ADE),模拟了B19H-2的光电子能谱图(PES),以便于实验进行观测。

    2014年04期 v.37;No.146 601-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光诱导SNP溶液中NO的释放及其光生物学应用

    张晨阳;刘娇;段青青;王建茹;赵岩;裴雁曦;王宏飞;

    硝普钠(SNP,Na2[Fe(CN)5NO]2H2O)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剂和一氧化氮(NO)的释放剂,已经应用于临床。在本研究中,通过电子顺磁共振谱(EPR)证实了光诱导SNP的NO释放;利用NO自由基捕捉技术测定得到了NO自由基的特征信号,其g-因子g=2.039。优化了利用NO选择性电极测量的条件,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激发,可以调控SNP溶液中NO的释放量。光照射条件下SNP对pBR322DNA发生明显的缺刻型剪切。本研究为SNP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2014年04期 v.37;No.146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交联壳聚糖/聚羟基铝改性蒙脱土对水中Cu2+和Pb2+的竞争吸附

    王同青;胡宁;崔杏雨;段炼;谢鲜梅;

    以交联壳聚糖和Al13高聚体共同改性所制得的交联壳聚糖/聚羟基铝改性蒙脱土为吸附剂,采用吸附竞争系数描述其在水溶液中对Cu2+、Pb2+的竞争吸附。结果表明,Cu2+、Pb2+存在于水溶液中被吸附时表现为拮抗效应,且此效应显著程度随pH升高而减弱;改性蒙脱土对两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顺序为:Cu2+>Pb2+。某种金属的吸附量在另一种金属初始浓度增加时基本不变,低浓度条件下,吸附竞争系数受浓度影响较大;离子强度增大促进改性蒙脱土对Cu2+、Pb2+的吸附;Cu2+、Pb2+的竞争吸附行为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

    2014年04期 v.37;No.146 614-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6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对氟苯基-5-羟基嘧啶的合成及表征

    周小锋;蔡国强;

    研究了一种以2,4-二氯-5-甲氧基嘧啶为起始原料,经选择性脱氯、Suzuki偶联及脱甲基三步反应合成有机医药中间体2-对氟苯基-5-羟基嘧啶的工艺,总收率达60%。分析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产品结构经1 H NMR表征确认。

    2014年04期 v.37;No.146 620-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

  • GADD45β过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

    宋丽丽;任璐;张婷婷;马恩波;郑耀武;任连生;张建珍;

    GADD45β(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GADD)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qPCR)检测到32μg/mL巴西苏木素处理人类移行膀胱癌T24细胞6h后,GADD45β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2.7倍。为了研究GADD45β在巴西苏木素致死T24细胞中的作用,从T24细胞的cDNA中扩增获得GADD45β基因全长读码框,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成重组载体pcDNA3.1-GADD45β。将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T24细胞,发现GADD45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上调,表明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入T24细胞;观察GADD45β过表达后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发现细胞变圆,贴壁性变差,活性显著降低85%。本研究表明GADD45β在T24细胞中的过表达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生长,对细胞有较强的致死作用。

    2014年04期 v.37;No.146 625-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种植物对水体中苯酚胁迫的响应

    王凯;冯佳;蔡瑾;谢树莲;

    为了揭示美人蕉和芦苇对苯酚胁迫的抗性机理,寻找其对苯酚的耐受浓度范围,为含苯酚水体的植物修复及植物景观营造筛选植物材料,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植物在0~20mg/L浓度范围的苯酚胁迫下生长状况的差异、细胞伤害的程度、保护酶的响应、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增减以及根系活力和叶绿素的变化。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美人蕉和芦苇可以有效地通过体内的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机制避免苯酚胁迫带来的伤害,保持正常生长。美人蕉和芦苇对苯酚的耐受浓度分别为≤20mg/L和≤5mg/L,可以作为植物修复材料应用于含苯酚水体的净化和美化。

    2014年04期 v.37;No.146 630-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种生长抑制剂对嗜盐海洋着色菌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

    贾雅琼;洪璇;姚鹏;赵春贵;杨素萍;

    采用吸收光谱法、薄层层析法(TLC)和图像灰度分析法,系统研究了光照厌氧条件下甘氨酸(Gly)、亚硝氮(NO-2-N)和二苯胺(DPA)对海洋着色菌(Marichromatiumsp.)283-1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15mmol/L Gly对菌体生长无明显影响,低于7mmol/L时,随Gly浓度升高,菌体积累的类胡萝卜素(Car)和细菌叶绿素(BChl)含量以及Car途径中末端产物奥氏酮(Okenone)相对含量升高,高于7mmol/L时色素变化规律相反。低浓度(7mmol/L)NO-2-N对菌体生长、Car和BChl的合成都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明显抑制菌体生长、Car和BChl的合成,但Okenone相对含量则随NO-2-N浓度升高而呈上升趋势。DPA降低了菌体生长速率、最终生物量、Car和BChl合成量以及Okenone相对含量,而BChl相对含量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相比,菌体还积累了另外2种Car组分,且随DPA浓度的升高其相对含量也逐渐增加。由此可见,Gly、NO-2-N和DPA明显影响283-1菌株光合色素的合成,DPA能使菌体积累更多的Car组分。

    2014年04期 v.37;No.146 63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0~33℃亚低温对雄性BALB/c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黄立群;李曙芳;岳娟;李炜宾;李幼忱;安全;

    采用戊巴比妥钠协助降温使雄性BALB/c小鼠维持亚低温(30~33℃)4h并自然复温后,对照组及亚低温组(亚低温后2h、24h、72h三个时间点)分别取血并检测血凝、生化、血液细胞学和电解质指标。结果表明部分肝功能指标在2h出现一过性改变,AST和ALT高于对照(P<0.01),TP和ALB低于对照(P<0.05),仅ALP始终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肾功能指标BUN、Cr、UA亚低温后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红细胞指标RBC、HGB、HCT%、MCHC上升(P<0.01或P<0.05);Na+、pH、Ca2+升高(P<0.01),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在使用戊巴比妥钠协助降温致亚低温时应注意对肾功能指标及红细胞指标的影响。

    2014年04期 v.37;No.146 6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暴露诱导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突触机制研究

    郭琳;桑楠;

    为了探讨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神经功能损伤的突触机制,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气管注入染毒模型,考察了不同浓度PM10暴露对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物(PSD-95)、NMDA受体2B亚型(NR2B)、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对突触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PM10暴露增加SYP、PSD-95和NR2B的表达,上调p-ERK和p-Creb的表达水平,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大鼠海马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上述结果相吻合,这意味着PM10暴露可能通过改变突触可塑性引起神经功能损伤。

    2014年04期 v.37;No.146 648-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