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沁文
<正> 最大概率乘积定理,不单纯是一个数学的定理,而且是一个关于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假如单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本文所讨论的是一个求证简单、道理浅显的结论。但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看,本文揭示了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当我们用这个基本原理,把客观事物作为系统来考察处理时,就获得了一种处置系统问题的新方法。
1985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虎明
<正> 一、前言关于双线性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已有不少讨论。但大都是假定噪音独立的情况下给出一些算法并论证了它的一些统计特性。本文针对如下较为一般的离散随机双
1985年03期 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展东
<正> 根据本短文将构造出一个直观模型,把R、S(R)、R~*、H(R)摆在一起比较它们的结构。这在一般资料中还不常见。全文约定:
1985年03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瑞
,李鼎璋
,刘文昌
,张天喆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关于煤的穆斯堡尔谱研究动向。对我省重要煤层——大同煤进行矿物分析,获得了半定量结果。
1985年03期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仕仁
Grles 1968年提供了一种语法分析方法,语法分析当中,要求句型中某个符号的左界符和右界符。本文给出用关系矩阵的方法求左界符和右界符的算法。
1985年03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曹焕光
本文着重研究了用最小生成树和低生成树对数据进行压缩存贮和检索的理论与技术。首先对问题做了形式地定义,接着给出了有关最小生成树和和低生成树的算法。同时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985年03期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频
,王越奎
本文将计算分子静电势的单极子模型推广应用到由EHMO和双原子键的三中心静电模型所得出的点荷体系。采用自编程序,通过对AgSCN、C_BH_B和PF_B三个体系的计算对比了两种方法的结果,讨论了分子的电场图和电势图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1985年03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蔡丽真
,董社英,张焕梅
<正> 关于PVC膜钠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文献[1]—[3]已有报道。本文应用2,3,11,12—四苯基1,4,7,10,13,16—六氧—2,11十八环二烯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涂碳(PVC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其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5)—10~(-1)M,斜率为55—56mv/pNa(21—22℃)。本电极不需要一般PVC膜电极所用的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直接用碳棒作内参比体系,具有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1985年03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何明威,刘轻轻,吕素巧
<正> 季铵—水杨酸根电极的研制与应用已有报导,本文研制了PVC膜乙基紫—水杨根酸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证明:以乙基紫阳离子作为离子交换定域体,可与季铵离子相媲美。而三苯甲烷染料分子中的取代基的π值可作为评价离子交换定域体性能优劣的一种参数。
1985年03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凌元洁
<正> 山西省轮藻植物迄今尚未有过报导。我们自1979年至1984年鉴定了山西的轮藻标本,共得4属、12种及4变种,即轮藻属(9种4变种),丽藻属(1种),鸟巢藻属(1种),拟丽藻属(1种)。其中山西轮藻为一新种,波罗的轮藻北方变种为一新变种,其余的均为山西省的新纪录。本文是中国轮藻志的部分工作,文中对新种及新变种有详细的描述、记载、讨论并附图。
1985年03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扬,毕志树,李崇,李泰辉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丝盖伞属(Inocybe)的24个种,按Alessio,C.L.(1980)的分类系统作了分群的研究,其中有15个是国内新录录。
1985年03期 6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新省
,傅鸣实
,刘瑞林
本文报导了灭幼脲Ⅰ号及其两种类似物:灭幼脲Ⅱ号和1—(4—氯苯基)—3—(2—氯苯甲酰基)脲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生长发育抑制效应的比较研究。灭幼脲Ⅰ号及其两种类似物分别以1000,500,100,50,10,5,1ppm加入人工饲料中,用这些含有药物的人工饲料喂刚孵化出来的玉米螟动虫三日,观察并比较其杀幼虫及致迟效应。结果表明灭幼脲Ⅰ号,Ⅱ号和1—(4—氯苯基)—3—(2—氯苯甲酰基)脲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38,7.24和53.70 ppm。致死效应与药物浓度密切相关。以灭幼脲Ⅰ号的致死效应为最高。毒性大小顺序为灭幼脲Ⅰ号>Ⅱ号>1—(—4—氯苯基)—3(2—氯苯甲酰基)脲。除具有杀幼虫效应外这些药物还具有致迟效应。
1985年03期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鸣实
,王新省
,刘瑞林
本文报导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七种人工饲料上饲养的结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七种饲料对幼虫发育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以成活率、化蛹率及蛹重为指标,结果证明以饲料G为最好,其他顺序为F、E、B、A、C、D。
1985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福麟,陈进明,赖荣兴
<正> 褐马鸡(Crcssoptilon matchuricum)又名鹖、(瞿鸟)鸡、鹤鸡、耳雉、角鸡、山鹅,隶属于雉科、马鸡属。有关褐马鸡的产地古籍中记载颇多,但源出简单,注释混乱。现代文献中也有一些想当然的提法,致使对褐马鸡的真正产地混淆不清、真假难辨。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古籍和文献,结合我们多年来对褐马鸡现今分布的调查研究,经整理如
1985年03期 8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朱慧倩
,吴金龙
<正> 在根据一般外部形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事细胞分类的工作,对于阐明昆虫纲种系发生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此项工作在一个世纪以前问世于国外,其中,对蜻蜒染色体研究的最早记载是在1885年(Carnoy,比利时)。我国在1940年始见论著(李汝琪,飘虫科),有关蜻蜒染色体的研究迄无记载。对白扇(虫怱)的研究在国外尚无报导。
1985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长安
,韩风英
,张明,付长勇,都志忠,李培毅,王跃中,刘竹萍,程景侠
<正> 前言半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一个较大而重要的类群,其中包括很多为害农业的种类和捕食性的天敌。但至今国内有关半翅目的区系工作只有少数人进行过工作和报导,如江西相维义、章士美,内蒙能乃扎布,两广蒲蛰龙,贵州陈风玉,山西李长安,黑龙江章定珍,云南肖采瑜等人,其余地区尚末见有关半翅目区系工作的报导。本文是对河南鸡公
1985年03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魏缇志
,赵春禄
,李跃龙
,张靓华
,阎维富
<正> 据文献报导,以糠酸为主要原料的改性醇酸树脂比苯甲酸改性醇酸树脂的涂层,干燥快、硬度高,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糠酸又是医药及食品工业的防腐剂,也是高分子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因此设法改进糠酸的合成方法就具有明显的意义。由糠醛氧化制备糠酸的方法很多,例如1980年V.A.Zverev用ClO~-电解氧
1985年03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跃龙
,齐景韶
,索奎钤
,张立国,李新民
<正> 现行商品钠离子选择电极多为玻璃膜的。有关PVC膜钠电极已见文献[1—4]报导,但以冠醚为活性物质的钠离子电极仍不多见。本文以6.13-二甲氧基二苯并-14-冠-4为电活性物质研制了涂碳PVC膜钠选择性电极,并测试了其有关性能。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10~(-5)—1M,级差55mv/PNa(25℃)。本电极具有坚固耐用,无需内参比电极,易于小型化,制备、使用简便等优点。
1985年03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