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532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一类四阶边值问题的变号解

    李宇华;

    利用拓扑度理论和Morse理论研究方程u(4)(t)=f(t,u),t∈(0,1),且带有边界条件u″(0)=u″(1)=0,u(0)=u(1)=0.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此问题有六个解,其中两个正解,两个负解,两个变号解.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整数线性规划全部最优解的一个注记

    高太平;刘桂枝;刘宏英;

    研究在整数线性规划基最优解已经求出且不唯一的条件下,如何求整数线性规划的全部最优解问题.当整数线性规划具有两个基最优解时,文章给出其全部最优解的个数公式及求全部最优解的一个有效算法.

    2011年01期 v.34;No.131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矩阵乘积之迹的不等式

    冯秀红;杨主旺;

    研究若干复矩阵乘积之迹的不等式,并利用得到的不等式推出两个Hermite半正定矩阵乘积的任意次幂之迹的不等式,利用矩阵的分解给出一个Hermite半正定矩阵任意次幂之迹的不等式,推广了相关结果.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冠状动脉系统的复杂动态与混沌控制

    石艳香;刘桂荣;白定勇;

    研究两类冠状动脉系统:N型与S型.利用Melnikov方法,得到两类系统在参数条件下产生Smale马蹄意义上的混沌的阀值.通过数值模拟,不仅可以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显示出理想的分支图形和更多新的复杂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包括相图、势能图、同宿分支曲线和分支图,通过这些较直观地反映出系统随周期激励外力强弱变化的动态特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揭示了系统的分支形式以及通向混沌运动的道路.最后对系统的混沌运动状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函数性数据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

    孟银凤;梁吉业;原曦曦;

    通过对比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函数性主成分分析的原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来说明函数性数据分析的应用,其中的数据分析结果使用MATLAB软件编程所得.

    2011年01期 v.34;No.131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0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蕴含强(p,q)哈密尔顿性的几个条件

    李瑞娟;张新鸿;李胜家;

    利用路收缩技术,证明了,如果有向图D满足下列条件中的任何一个,(1)最小半度δ0(D)≥(n+p+q)/2;(2)D是(p+q+1)强连通有向图,且d+(x)+d+(y)+d-(u)+d-(v)≥2(n+p+q)-1,这里,x,y是任意控制顶点对,u,v是任意被控制顶点对;(3)D的弧数超过(n-1)2+q2+p;那么D是强(p,q)哈密尔顿的.

    2011年01期 v.34;No.13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局部MSSP-群的结构

    郭鹏飞;王俊新;

    若有限群G的每个Sylow子群的极大子群都在G中s-半置换,则称G为MSSP-群.文章给出群G的每个极大子群是MSSP-群,但G本身不是MSSP-群的分类.

    2011年01期 v.34;No.13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半空间中重调和方程组的Liouville型定理

    张亚静;郭雅平;

    考虑半空间中具有Navier边界条件的重调和方程组,文章结合积分不等式使用移动平面法证明了一个新的Liouville型定理.

    2011年01期 v.34;No.13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anach空间二阶积分边值问题的正解

    丁永宏;

    讨论了Banach空间二阶边值问题-u″(t)=f(t,u(t)),t∈[0,1],au(0)-bu′(0)=∫0 1 g(s)u(s)ds,cu(1)+du′(1)=∫0 1 h(s)u(s)ds正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通过对非紧性测度的计算,利用严格集压缩映射的不动点理论,给出了该问题正解存在与多个正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2011年01期 v.34;No.131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一般重试时间、伯努利单重休假的离散Geom/G/1重试排队系统

    朱翼隽;胡昌亮;

    考虑一个带有一般重试时间、伯努利单重休假的离散Geom/G/1重试排队系统.服务台前无等待位置,新到达的顾客若发现服务台忙或处于休假,则进入重试区域等待重试;若发现服务台空闲(不管有无顾客重试),就立即接受服务.顾客在完成服务之后,若重试区域中有顾客存在,则服务台以概率θ(0≤θ≤1)进行一次单重休假,以概率-θ(=1-θ)重新等待顾客的到来;若重试区域中无顾客,则服务台也重新等待顾客的到来.利用马尔可夫链法,得到了本模型各个状态的稳态分布,并给出了系统顾客数的随机分解结果及关于其的一个应用.还给出了一个递推公式去计算重试区域顾客数的分布.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了一些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011年01期 v.34;No.131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带Poisson跳和Markovian调制的年龄相关随机种群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

    马维军;张启敏;

    研究了带Poisson跳和Markovian调制的年龄相关随机种群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在给定条件下证明了数值解收敛到解析解,并给出了Euler逼近的阶数.

    2011年01期 v.34;No.131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全向视觉中数据噪声对参数估计的影响

    李晓明;王兰柱;田亚平;

    针对全向视觉中特有的数据特性,对图像中不同区域的数据噪声提出了不同假设,并在此假设下分析了数据噪声对线性参数估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远离图像中心区域的数据误差较大,但这些数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分步选择数据点的方法,首先选择较高精度的数据得到初始参数估计值,然后逐步选择更多的数据点以保证得到尽可能多的数据点,而且所选择的数据点尽可能覆盖图像的边缘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得到更精确和更稳定的参数估计.

    2011年01期 v.34;No.13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结构化支持向量机的中文句法分析

    王文剑;王亚贝;

    通过构造结构化函数ψ(x,y),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支持向量机(SVM-Struct)的中文句法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PCFG)相比,文章提出的方法在中文句法分析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2011年01期 v.34;No.13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规范

  • 规范关键词的选择

    <正>据国家标准关键词的定义: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一篇论文所列关键词之间应有一定逻辑组合关系,通过这种逻辑组合,提示论文主题内容.单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语言中最小的有意的单位)的词或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2011年01期 v.34;No.131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

    <正>据国家标准凡科学研究报告或论文都要列出文后参考文献,一般每篇文章应不少于7条左右。所列文献应是作者直接参阅过的。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务请在正文中按引用文献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标注序号。文献著录执行GB/T7714-2005,要求做到项目齐全、著录符号正确。几种常用的文献著录格式及符号如下:

    2011年01期 v.34;No.131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作者文摘的编写

    <正>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要明确地记叙文献重要内容的独立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①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②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物理学

  •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细胞膜离子电流重构

    乔晓刚;吴晋芝;乔晓艳;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算法重构离子电流信号的新方法,利用小波包分解对离子电流进行多分辨率分析,获得尺度能量分布特征信号.然后,进行小波包重构,再经过平滑滤波,恢复通道离子电流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包算法,在较低信噪比时,离子电流恢复精度高,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

    2011年01期 v.34;No.13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均匀非线性波导中暗孤子条在抛物面背景中的传输特性

    赵福君;李禄;

    研究非线性自散焦介质中暗孤子条在抛物面背景中的传输特性.结果显示:基态暗孤子条能够在抛物面背景中自相似地演化,而高阶暗孤子条则在自相似演化中会分裂出成对的灰孤子.

    2011年01期 v.34;No.13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学

  • 甲苯共溶剂引入对SBA-15结构、织构性能的影响

    贾志奇;赵永祥;

    通过引入甲苯调变SBA-15的合成条件,制备了在孔道内部分二氧化硅积累的介孔材料.该合成方法与文献报道合成方法比较,硅前驱体使用量减少了29.8%,提高了硅源使用率,节约了成本.制备的材料经XRD、TEM、BET等技术手段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SBA-15六方介孔晶相结构的特征,显示出独特的二阶脱附曲线.该材料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比较(以PS-100-100样品为例),孔径增加了13.4%、比面积增加了27.8%、孔体积增加了55.1%.

    2011年01期 v.34;No.131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共沉淀-熔融法制备铁磁性微晶玻璃及其表征

    刘建安;张梅梅;刘常富;何文;

    采用SiO2-Na2O-CaO-P2O5-Fe2O3五元系统通过共沉淀-熔融法制备铁磁性微晶玻璃,利用XRD确定其晶相并计算晶体的晶格常数和晶粒尺寸,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样品的磁性能.结果证明,玻璃液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磁铁矿,不需要热处理过程即可获得具有磁铁矿唯一晶相的铁磁性微晶玻璃,其比饱和磁矩为36.74 A.m2/kg,矫顽力为27 kA/m.

    2011年01期 v.34;No.13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促进下苯并噻吩的傅-克酰基化反应

    张变香;石高升;王琼;杨祺;康婧玲;

    进行了苯并噻吩与酸酐、乙酰氯、苯甲酰氯和草酰氯的傅-克酰基化反应,探究了微波辐射对该反应的影响.通过1H NMR1、3C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产物的产率与产物异构体的比例.结果表明,在苯并噻吩与草酰氯的反应中选择性地得到了3,3′-二苯并噻吩乙二酮,并且常温下12 h进行的反应在微波辐射下反应时间缩短为25 min,产率比常温反应提高了20%.

    2011年01期 v.34;No.131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型三核酞菁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

    夏道成;姚继欢;韩双;李万程;范照奇;程传辉;李泉泉;王洪富;张伟;

    合成结构新颖的三核酞菁锌,经过元素分析和质谱的表征证明其结构,从而证实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把该材料和PVK旋涂成膜在石英片上,经过光致发光测试,发现在880 nm附近有个比较强的三核酞菁锌的发射峰;然后用旋涂和真空镀膜的方法制作了器件,器件结构为:铟锡金属氧化物(ITO)/聚乙烯咔唑(PVK):酞菁(Pc)/2,9-二甲基-4,7-联苯-1,10-邻二氮杂菲(BCP)/8-羟基喹啉铝(Alq3)/Al.在电致发光光谱中,三核酞菁锌的发射峰出现在900 nm附近,和光致发光一致.

    2011年01期 v.34;No.131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0-羟基苯并喹啉锂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李杰;贺婧媛;程瑛;徐雷;戴键鑫;邢立文;康延赏;施和平;

    采用B3LYP和abinitio CIS方法在6-31G(d,p)水平上对10-羟基苯并喹啉锂配合物(LiBQ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几何构型进行全优化.在基态和激发态的优化构型的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的PCM模型计算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计算得到的最大吸收和最大发射都是由于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所致.计算结果表明配合物(LiBQ)是一种良好的发射蓝光的金属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羟基溴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王国峰;冯丽恒;郭炜;

    通过多步合成得到4个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及解热镇痛、阻胺作用的吲哚类医药化合物.并通过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2011年01期 v.34;No.131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不饱和聚醚双键保留率的测定分析

    窦琳;王玲;赵婷婷;任建国;王自为;

    采用滴定分析法测定不饱和聚醚的双键保留率,以烯丙醇聚氧乙烯基醚为例,分析了影响其测定的多种因素.结果表明用该方法(乙酸汞与不饱和聚醚反应)测定不饱和聚醚双键保留率是非常实用的,并根据测定结果可知,取样多少以及试样的pH值对测定有影响.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Cu(Ⅱ)与EHPG作用的光谱研究

    章丽萍;韩樱;杨斌盛;

    在pH6.0,200 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使用紫外差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Cu(Ⅱ)与N,N‘-乙烯-二[2-(2-羟基苯基)苷氨酸](EHPG)的结合.结果表明Cu(Ⅱ)可与EHPG形成1∶1的稳定配合物,其在265 nm处的摩尔吸光度为(5.462±0.035)×104cm-1.mol-1.L.配合物条件结合常数为:logKCu-EHPG=15.62±0.18.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poCopC与Cu(Ⅱ)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张辉;郑晓艳;田燕妮;杨斌盛;

    ApoCopC自组装修饰到金电极上,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apoCopC与Cu(Ⅱ)的相互作用.发现Cu(Ⅱ)在apoCopC/Au电极上出现氧化还原峰,氧化和还原峰电位分别位于0.29 V和0.09 V,形式电位E0′为0.19 V,与裸Au电极相比,峰位发生明显位移.这表明apoCopC吸附在电极表面并且Cu(Ⅱ)与apoCopC结合生成配合物.研究了扫描速率、不同浓度下,Cu(Ⅱ)在apoCopC修饰的金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计算出Cu(Ⅱ)在apoCopC修饰的金电极上的表面电子传递系数α=0.5,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0.75 s-1.

    2011年01期 v.34;No.13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

  • 山西省孩儿参属植物

    岳建英;李晋川;郭春燕;

    2006-2008年在山西汾河源头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野外考察中,发现石竹科Caryophyllaceae孩儿参属PseudostellariaPax植物孩儿参P.heterophylla(Miq.)Pax.为山西新记录.该种曾报道分布于我国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加上此前报道过的蔓孩儿参P.davidii(Franch.)Pax,迄今山西省已发现的孩儿参属植物有2种.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鼠尾草属一新纪录变型

    焦磊;廉凯敏;张峰;

    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进行植被调查时发现了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L.)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C.Y.Wu et H.W.Li).白花丹参是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变型,分布于山东等地,此前在山西无记录.白花丹参的发现使山西鼠尾草属的记录变为6种1变型.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mtDNA COI基因序列的盐肤木种群遗传变异

    安淼;马恩波;任竹梅;

    基于mtDNA COI基因序列对贵州、湖北和四川的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种群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研究共测得盐肤木9个种群50个个体的mtDNA COI基因长度为1.37kb的序列,在测得的序列中有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占所测核苷酸序列的0.22%),T、C、A、G 4种核苷酸的组成分别为34.1%、21.8%、22.5%、21.6%,其中A+T含量(56.6%)高于G+C含量(43.4%).共检测到3个单倍型(HapA、HapB和HapC),HapA出现在所有种群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单倍型,占所测序列的90%,该单倍型可能是祖先单倍型;HapB由安县的1个个体和竹山的3个个体共享,而HapC只存在于榕江的1个个体.分析表明盐肤木种群具低水平单倍型多样性(0.000 2)和核苷酸多样性(0.187 0),基于该基因序列的盐肤木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均较小.

    2011年01期 v.34;No.13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三株桃小食心虫病原真菌的分离及形态鉴定

    朱永敏;李捷;熊琦;谢映平;薛皎亮;

    从山西襄汾苹果园越冬的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采集获得自然染病的虫体,经分离纯化得到三株病原真菌,编号分别为TSL01、TSL02、TSL03,通过回接试验证明这3株菌株为桃小食心虫的病原菌.根据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观察发现:3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均为白色,菌株TSL01和TSL03菌落大,可产生黄褐色或淡紫色色素.它们都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月牙形或镰刀形,有隔;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肾形或卵圆形,假头状着生,菌丝透明有隔,轮状生长;菌株TSL02菌落较小,后期产生黄色色素,分生孢子圆柱形至梭形,串生,分生孢子梗呈"Y"形.初步鉴定菌株TSL01与菌株TSL03为镰孢菌属(Fusarium)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菌株TSL02为拟青霉属(Paecilomyces)粉质拟青霉(P.farinosus).这是在桃小食心虫上首次记录该两类病原菌.

    2011年01期 v.34;No.131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曹晋忠;魏磊;苏红;范黎;李玉;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印度块菌(Tuberindicum Cooke&Massee)子实体粗多糖(TICP)的最优工艺,根据方差分析结果确定了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10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6.790 2%.用95%乙醇对粗多糖进行醇沉,然后利用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铁离子螯合能力及测定还原能力等方法对上述印度块菌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块菌粗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其EC50值为0.26 mg/mL,其次为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螯合能力,其EC50值分别为1.15 mg/mL、2.80 mg/mL,同时块菌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当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抗氧化能力为72.06 U/mL.

    2011年01期 v.34;No.131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金银木粗脂肪、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析

    王翔;许延芳;陈月开;周小梅;

    对金银木的根、茎、叶、花、果5种器官内的水分、粗脂肪、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过氧化氢、温度和光照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木的叶、花、果中含有丰富的粗脂肪、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含量分别为叶(粗脂肪4.93 g/100 g,类胡萝卜素3.83 mg/100 g,VC52.3 mg/100 g)、花(粗脂肪3.12 g/100 g,类胡萝卜素2.22 mg/100 g,VC61.4 mg/100 g)、果(粗脂肪9.19 g/100 g,类胡萝卜素8.84 mg/100g,VC 112.9 mg/100 g);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在低氧化剂、25℃和避光条件下较好.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CALINE4模型的城市机动车尾气CO扩散模拟研究——以太原市快速道滨河东路为例

    石伟;张红;史锐;卢彬;

    采用MOBILE6.2模型,在收集太原市机动车保有量、车况、气象等数据的基础上,得到太原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以太原市快速道滨河东路为例,采用CALINE4模型对滨河东路机动车尾气CO的扩散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分别在冬季和夏季进行了车流量统计和CO监测分析,比较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浓度之间的差异,探讨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MOBILE6.2及CALINE4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太原市快速路机动车尾气CO的扩散模拟,对于其他城市类似地形的街道机动车污染模拟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1年01期 v.34;No.131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市城区SO2扩散分布规律研究

    李跃宇;施建华;

    采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对2006年太原市城区大气污染源排放SO2的传输及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它工具软件,结合实际监测结果详细分析了太原市城区范围内的SO2浓度分布特点及其对各关心点的浓度贡献.结果表明:太原市1、4两月大气污染物整体向东南方向扩散,7月由市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10月向东北方向扩散;太原市7月份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其次为1月份;相比之下,4、10两月污染物扩散能力强.从空间分布来说,太原市SO2污染总体呈现东部重于西部,北部重于南部的态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太钢工业区、西部煤化工工业区和东部工商混合区.太原市污染源排放对各关心点的SO2浓度贡献值呈现1、7月高,4、10月低的趋势,贡献值较大的关心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涧河、坞城、桃园、尖草坪.

    2011年01期 v.34;No.131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五台山华北落叶松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董国防;上官铁梁;郭东罡;

    应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研究了五台山华北落叶松群落2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披针叶苔草、峨参、舞鹤草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山杨、风毛菊、茖葱、山刺玫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的耐干旱贫瘠土壤的种群在山体中下部生长,表明其群落环境呈现出旱化和贫瘠化倾向;24个优势种群构成的576个种对中,有206个种对间存在生态位特定重叠,占整个种对数的37.3%,表明优势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并不普遍,相互之间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的现象,整个群落不存在强烈的竞争;24个优势种群间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

    2011年01期 v.34;No.131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刘凤莲;林爱文;

    为综合评价资源枯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选取9个地级资源枯竭城市并对其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可持续利用程度等方面挑选了20个指标,构建适合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应用模糊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对9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9个资源枯竭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v.34;No.131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正>《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山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它的任务是:主要反映山西大学理科各学院、系、所、中心以及校外相应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

    2011年01期 v.34;No.131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