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琼;
通过临界点理论,在线性的条件下,研究二阶离散Hamiltonian系统的周期解的存在性.
2010年01期 v.33;No.12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傅海明;戴正德;
用新的测试函数来替代Hirota法中的测试函数,寻求周期和孤立波结合的解.用这个新方法得到(3+1)维K-P方程的精确周期孤立波解.这个结果说明(3+1)维K-P方程存在周期孤立波.
2010年01期 v.33;No.12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石漂漂;王文霞;
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比较定理,利用上下解方法及单调迭代技术给出了抽象空间中一类具有无穷个间断点的一阶脉冲积分-微分方程无穷边值问题的最小最大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所获结论推广了文[6]的主要结果.
2010年01期 v.33;No.127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素红;郭海燕;
利用Newton多边形研究了B-值Dirichlet级数确定的整函数的增长性,较方便地得到了B-值Dirichlet级数的(p,q)(R)级及型和下(p,q)(R)级与系数关系的若干结果.
2010年01期 v.33;No.12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煜;吕卫东;
根据尖峰孤立子解的特点,提出了待定系数法求非线性方程尖峰孤子解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求出了一类非线性波方程ut+2kux-uxxt+(b+1)uux=buxuxx+uuxxx-γ.uxxx的几类尖峰孤立子解.几个重要的非线性方程,如CH(Camassa-Holm)方程、DP(Degasperis-Procesi)方程和带色散项的DP方程等,作为该方程的特殊情形也得到了若干新的尖峰孤立子解.文献中已有的结果成为本文结果的特例.本文方法也适用于求其他多个非线性方程的尖峰孤立子解.
2010年01期 v.33;No.127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红雷;汤建;许方;
考虑了非线性项是变号的m-点奇异p-Laplacian动力方程(φp(u′(t)))′+q(t)f(t,u(t))=0,t∈(0,1),u(0)=0,φp(u′(1))=∑m-2i=1ψi(u′(ξi)),其中φp(s)=|s|p-2s,p>1,ψi:R→R是连续的、不增的,0<ξ1<ξ2<…<ξm-2<1.利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和上下解方法,证明了上述边值问题正解的一些存在性法则.作为应用,给出了一个例子验证了主要结果.
2010年01期 v.33;No.127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翠翠;李有文;
基于害虫的生物控制策略,建立并研究一类具有脉冲效应的食饵依赖型生态-流行病模型,通过Floquet定理以及比较定理,证明了当脉冲周期小于某个临界值时,系统存在一个全局渐近稳定的害虫根除周期解,否则系统是持续生存的.
2010年01期 v.33;No.127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修生;
设f是矩阵代数Fn×n(F为复数域C或实数域R)的非空子集S的子范数.如果满足A∈S存在正常数σ,使得f(Am)≤σf(A)m,m=1,2,…,则称f为S上的一个稳定子范数.借助S上的子范数f的特性,给出了与f的表达式有关的子范数g的稳定性的三个定理.
2010年01期 v.33;No.127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巧萍;李胜家;
在文[3]中,Hoffman等证明了完全图Kn中最多边不交的Hamilton圈个数为「n-1/2■.然而根据文[3]中的证明方法,要具体表示出这「n-1/2■个边不相交Hamilton圈是非常困难的.文章给出了完全图的Hamilton圈分解的一种简便方法.
2010年01期 v.33;No.127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振龙;
密度的核估计在统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文章利用特征函数理论,得到了密度核估计的随机中心极限定理.利用Berry-Esseen估计得到了此中心极限定理的收敛速度.最后,给出了两个例子.
2010年01期 v.33;No.127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芳征;袁付顺;高存臣;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参数的不确定非完整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问题.基于参数分离技术,state-scaling变换技巧以及后推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并且系统状态全局渐近调节.
2010年01期 v.33;No.127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薛卫勤;吴保卫;
通过选择适当的Lyapunov函数,使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结合自由权矩阵思想,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获得了时滞依赖和时滞导数依赖稳定性条件比现存的一些文献保守性小些.最后,通过数值算例来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
2010年01期 v.33;No.127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亮;张扬;黄一宁;张潇亮;
文章系统阐述了公安情报分析中的贝叶斯推理机制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局限性,给出了在刑侦实践中贝叶斯推理机制的操作与推演过程,并借助一个一般案例去简要、直观地展示了贝叶斯推理在公安情报实践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2010年01期 v.33;No.127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思春;张伟;
针对形式背景(U,A,I)及非空属性子集D,通过引入E=A-D及G=E-D**,证明了新的协调集判定定理及约简判定定理.作为定理的扩充,还证明了A是协调集及A是约简.所得研究结果简化了文献中相应定理的判定条件,减少了相关运算的工作量.
2010年01期 v.33;No.12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国英;冯艳;李茹;
文章选用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基于中文框架语义(CFN)的文本信息抽取技术.以文本的语义特征向量作为信息抽取的基础,并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语料进行训练学习并自动获取模板语义特征向量,最后结合目标模板抽取出所需信息.这种方法避开语法分析,具有较细的处理粒度,对语义元素搭配形式相对规范的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中文框架语义的信息抽取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
2010年01期 v.33;No.127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牛承珍;
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Petri网(PN)对MAS会话进行建模的新方法,对Agent会话的过程行了研究与分析,以英式拍卖协议中Agent会话为例,设计了拍卖平台的体系结构,从实验结果看,采用Petri网为Agent会话建模,可以使Agent获益较大.
2010年01期 v.33;No.127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柴卫平;张素英;余敏;
用辛Runge-Kutta谱方法研究变系数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我们在空间方向用快速Fourier变换方法来离散二阶导数项,在时间方向用2级4阶隐式辛Runge-Kutta方法来离散一阶导数项,给出了变系数的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的数值解法.数值结果显示该算法行之有效,它可以保持系统模方守恒和能量守恒的性质.
2010年01期 v.33;No.127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海;王泽文;周伟;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脊上翘梯形脊波导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求解了脊上翘梯形脊波导的主模截止波长,单模带宽以及典型尺寸的场结构图,讨论了各个参数的变化对上翘梯形脊波导传输特性的影响,且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数据和图示.
2010年01期 v.33;No.127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姚峰;乔晓艳;董有尔;
设计了一种无创光电容积脉搏波检测系统,它借助LabVIEW图形化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利用LabVIEW产生时序信号,调制夹指传感器拾取的光电容积脉搏波.通过前置放大滤波及信号调理电路,然后采集脉搏波.经过基于LabVIEW的数字锁相技术,最终解调获得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无创脉搏波实时检测、脉搏波形回放、储存和分析等功能.
2010年01期 v.33;No.127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任恒峰;王清亮;
就多粒子(N>3)构成的自旋链传输单态信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现量子信息传输的一种新方案.采取只考虑近邻相互作用的经过修正的HeisenbergXX模型,当λt较小时,可以把演化算符作一个简单的泰勒展开,然后根据演化算符的具体作用来决定展开项中指数m只能取N-1,就可以得到自旋链上的一端单信息量子态演化到另一端的概率幅的具体形式:|F(t)|=|(-iλt/2)|N-1=1,那么只要选取适当的时间t,就使得单态量子信息在此自旋链上得以完备传输.
2010年01期 v.33;No.127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夏道成;姚纪欢;夏到鹏;刘立峰;白青龙;王厅厅;马建方;
文章介绍了一种合成二水吡嗪甲酸合铜配合物[Cu(CPY)2(H2O)2](CPY=吡嗪-2-甲酸根)的新方法,用吡嗪二甲酸为起始原料与二水乙酸合铜反应得到二水吡嗪甲酸合铜配合物,合成了以吡嗪-2-甲酸根为配体的单核铜(Ⅱ)配合物[Cu(CPY)2(H2O)2].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该单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其晶胞参数为a=5.4447(11)、alpha=90deg;b=10.894(2)、beta=98.23(3)deg、c=10.386(2);gamma=90deg,Volume=609.7(2)3.
2010年01期 v.33;No.127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俊静;印杰;谢吉星;屈红强;徐建中;
以粉煤灰、偏高岭土为主要铝硅原料,辅以矿山尾矿固体废弃物合成一系列的矿质聚合物.通过测定其抗压强度优选出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的最佳配比为3∶3∶5,碱激发剂浓度在15%时,矿质聚合物的强度最高,达到36.36MPa.XRD、SEM分析表明其结构主要是无定形态,并且形成了连续的胶凝相.
2010年01期 v.33;No.12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英特;王向伟;高小庆;刘文;武燕妮;
实验在脱氧胆酸钠盐(NaDC)介导下,采用室温磷光法研究阴离子meso-四-4-(羧基苯基)钯卟啉(Pd-TCPP)与刀豆蛋白A(Co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Pd-TCPP与ConA之间能形成复合物,结合常数为3.33×104L·mol-1.这一结果可用于利用Pd-TCPP作为室温磷光探针对ConA进行测定.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也同样证明Pd-TCPP与Co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010年01期 v.33;No.127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文英;傅丽君;
借Au-S的作用,将半胱氨酸组装在金表面上,利用吖啶橙与半胱氨酸之间静电的作用,将荧光试剂吖啶橙间接组装于金表面,构建的AO/L-Cys/Au双层膜具有强的荧光信号.利用吖啶橙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膜表面荧光信号灵敏的变化测定蛋白质,对蛋白质检测下限为2.301×10-8g/L.
2010年01期 v.33;No.127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贵如;龙一飞;马贵斌;
使用液溴氧化和水解有机磷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磁共振活性的氧-17同位素标记的三(对甲氧基)磷氧化物(17O=P(C6H4OCH3)3).本方法具有产率高(>90%,即92.0%),易纯化等优点.并使用多核核磁共振-31P,17O,13C和1HNMR谱,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以及量化分子结构优化计算(DFT)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系统表征.
2010年01期 v.33;No.127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佳;郭晓晓;刘跃鹏;方莉;
采用强迫沉积法在铂网表面制备了沉积结构及Pt、Rh含量不同的沉积层,通过循环伏安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Pt、Rh均可在铂网表面形成稳定的、取向附生的沉积层,但是PtRhPt/Ptmesh"三明治"式结构与Rh/Ptmesh结构的双金属薄膜相比,前者在沉积过程中形成了部分合金,在甲醇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且随着夹层中的Rh含量增大,甲醇氧化的峰电势降低,峰电流密度增大.
2010年01期 v.33;No.127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华峰;房经贵;章镇;
根据已克隆的STK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对4个不同桃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扩增片段的回收产物,应用pGEM-Teasy载体试剂盒进行了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随机挑取若干单克隆经PCR鉴定确认后,进行测序,共获得11个各不相同的片段序列.氨基酸序列分析中,有6个片段能推导出完整的氨基酸序列.除了两侧都基本具有STK类抗病基因产物的保守结构域.
2010年01期 v.33;No.12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孔冬梅;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吕梁山脉中段.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有木本植物175种(含变种),隶属于36科72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34科66属168种.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比例较大.木本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和温带分布的科数,分别占总科数的27.78%、33.33%和33.33%.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51属,占总属数的75.00%,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居首位,其中华北落叶松、黄刺玫、油松等为该区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特有种分别为2属、79种.
2010年01期 v.33;No.127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刘秀珍;张峰;张金屯;王琰;
采用一次性同时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运用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指数分析方法对管涔山余庄乡撂荒地植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TWINSPAN分类,把所取得的39个样方划分为7个群丛,分别属于演替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1、I2、I3)、灌丛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1和II2)和森林群落阶段(包括群丛III1和III2).(2)在χ2-检验的基础上,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每个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演替阶段种对间的关系不同.如在草本群落阶段,白莲蒿和黄芪呈正相关,而在灌丛群落阶段,二者则表现为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物种适应不同微环境而表现出的差异.但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0.78→0.86→1.09),说明了植物群落是向着群落稳定的方向发展.(3)本研究结果支持随着群落演替进程的发展,正关联比例越高,群落结构越趋于稳定,多物种可以稳定共存,群落达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的观点.
2010年01期 v.33;No.127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周伶;上官铁梁;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西坡,有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该地有野生维管植物90科386属791种,按照经济用途将它们分为19类,其中:淀粉植物21种;食用油脂植物21种;保健品及饮料植物46种;饲用植物135种;野菜及蔬菜植物64种;蜜源类植物28种;药用植物433种;有毒植物41种;木材类植物54种;纤维植物60种;鞣质植物48种;芳香油植物34种;工业油脂植物55种;染料植物22种;水土保持植物50种;绿化植物59种;花卉植物92种;抗污染植物14种;珍稀濒危植物9种.此外,对该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2010年01期 v.33;No.127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军;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段,共有野生药用植物539种,隶属370属100科.依疗效,可将历山野生药用植物分为11类:1.清热解毒类142种;2.止咳化痰平喘类48种;3.祛湿散寒类16种;4.理血类72种;5.滋补肝肾、安神类36种;6.健胃舒气、降压类32种;7.止泻治痢、收敛类19种;8.杀虫、驱虫外用药类37种;9.消炎、利尿、消肿类57种;10.治疗风湿类36种;11.解热镇痛类44种.最后,根据历山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010年01期 v.33;No.127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王海涛;薛黎明;秦雪梅;张丽增;王梅芳;朴晋华;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法配合孤养模型建立的应激模型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慢性综合应激结合孤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P<0.01)、竖立次数(P<0.01)、理毛次数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粪便粒数均显著增加(P<0.01);大鼠体重明显减少(P<0.01);蔗糖溶液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慢性束缚模型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理毛次数和粪便粒数均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1);大鼠体重明显减少(P<0.05);蔗糖溶液消耗量明显减少(P<0.05).由此可见,慢性综合应激结合孤养模型组抑郁动物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体重变化及液体消耗量上均显示建模成功,而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在行为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但在体重、糖水消耗及糖水偏爱程度上均有显著差异.
2010年01期 v.33;No.127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