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506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 一阶脉冲泛函微分方程反周期边值问题

    姚美萍;赵爱民;

    考虑一阶脉冲泛函微分方程反周期边值问题,利用上下解方法和单调迭代技术得到了耦合解和唯一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改进了[Appl.Math.Comput.2007,186,45-53]的相关结果.

    2009年02期 v.32;No.124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具阻尼及动态边界的热弹性板的指数稳定性

    雷苗;樊稳;

    研究一个具阻尼和动态边界条件的热弹性薄板系统,运用C0-半群指数稳定性的频率域判据,得到所考虑弹性系统的指数稳定性.

    2009年02期 v.32;No.124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非线性互补约束均衡问题一个新的磨光逼近法

    范林;段复建;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互补约束的均衡问题.借助于集结技术,提出一个新的磨光方法.基于该方法,构造一个在求解意义上与原问题等价的磨光非线性规划,从而保证一些经典的标准化算法可以应用到该类优化问题上.当非退化条件成立和磨光参数趋于零时,证明了原问题的S-稳定点与磨光非线性规划的KKT点等价.

    2009年02期 v.32;No.124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类二阶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

    陈星荣;潘立军;

    利用重合度理论,研究了一类二阶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x(t)+cx(t-τ)]″+f(t,x(t),x′(t))+g(t,x(t-γ(t)))=p(t)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2009年02期 v.32;No.124 16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二阶Sturm-Liouville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侯丽芳;李宇华;

    研究了二阶Sturm-Liouville边值问题解的多解性,通过临界点理论和Morse理论,给出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结果.

    2009年02期 v.32;No.124 168-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空间系统鞍焦点同宿环的稳定性

    黄璇;王丽英;

    文章在可定义回复映射的条件下,按照Wiggins在文献[2]中介绍的构造Poincaré映射的方法,给出了空间系统鞍焦点同宿环在其部分邻域中是渐近稳定或不稳定的判据.

    2009年02期 v.32;No.124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扇、轮和完全图的多重联图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

    李沐春;胡朝;张忠辅;

    G(V,E)是一个简单图,k是一个正整数,f是一个V(G)∪E(G)到{1,2,…,k}的一个映射.如果u,v∈V(G),则f(u)≠f(v),f(u)≠f(uv),f(v)≠f(uv),C(u)≠C(v),其中C(u)={f(u)}∪{f(uv)|u,v∈E(G)},称f是图G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色,称最小的数k为图G的邻点可区别E-全染数.文章讨论了扇与轮、完全图的多重联图的邻点可区别E-全色数.

    2009年02期 v.32;No.124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Stokes问题各向异性B-R外推的研究

    邓书显;曹殿立;

    研究了Stokes问题在各向异性网格下B-R元的渐近误差展开和分裂外推,在不要求网格剖分满足正则性条件或拟一致假设的条件下,运用积分恒等式技巧和混合元理论确定了偏微分方程精确解与有限元插值之间积分式的主项.同时根据连续条件,将相邻单元上其主项的某些部分相互抵消,经求和处理后,得到了整个求解区域上的主项,并对该主项引入辅助问题利用Stokes问题解的正则性理论给出精确解与有限元插值之间的一个误差渐近展开式,通过构造两个具有各向异性的插值后处理算子,最后得到了Stokes问题各向异性B-R高阶外推问题的几个结果.结果表明有限元解经插值后处理和分裂外推后,与通常的误差估计相比,收敛速度提高了一阶,避免了采取传统正则网格剖分所产生的计算量很大或无法反映其解的各向异性特征的情形.

    2009年02期 v.32;No.124 18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率为Markov链的风险模型的破产问题

    张帆;

    考虑到未来利率的波动仅主要取决于现在利率状态并与历史利率关系不大,文章引入了利率为Markov链的离散风险模型,利率的Markov性体现了将来利率与过去利率的独立性.重点探讨了破产前后盈余情况,并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到了破产前一刻盈余和破产赤字的联合分布的积分表达式,最后由这个积分表达式推导出破产前一刻盈余分布、破产赤字的分布以及最终破产概率的积分表达式.

    2009年02期 v.32;No.124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线性规划的K-SVCR支持向量机

    袁玉萍;

    在解决多类分类问题的新算法——K-SVCR算法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基于线性规划的K-SVCR模型,采取解决线性规划的有效算法:不可行原-对偶内点法——Mehrotra预测校正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在UCI数据库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速度和精度上比基于二次规划K-SVCR的算法都有很好的表现.

    2009年02期 v.32;No.124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规范

物理学

  • 两量子比特系统中几何相位与纠缠度的时间演化特性

    程璐;李志坚;

    通过研究具有DM(Dzyaloshinski-Moriya)各向异性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两自旋量子比特模型,分别从初态为纯态和混合态的角度分析了几何相位与纠缠度随时间演化特性之间的关联,并得到参数D的选取会影响到几何相位和纠缠度随时间的演化特性,D取值越大变化越缓慢.

    2009年02期 v.32;No.124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J-C模型的Berry位相

    张庆国;

    利用含时规范变换方法计算了描述单模光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全量子化的J-C模型,得到体系非绝热近似的Berry位相正比于光子数算符的期待值.

    2009年02期 v.32;No.124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矿井下新型无线通信网络方案

    李静;张文梅;

    提出了适合于煤矿井下工作特点的一种新型全无线通信组网方案,该方案由地面网管、地面通用网、双系统控制模块、双基站、远端设备构成.鉴于煤矿井下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种线状微微网与分布式网络相结合的组网方案,并采用一种分布式网管系统方案.同时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抗灾害能力,采用双基站(双系统控制模块、双基站)结构.当其中一个基站所处位置发生灾害时,可以通过另一个基站及时实现全无线通信.

    2009年02期 v.32;No.124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72)Kr核中yrast带结构演化的微观研究

    张欢;雷玉玺;石筑一;汪红;童红;

    γ射线能量-自旋曲线分析方法指认:72Kr核的yrast带的基态到16+态中存在从振动基态到转动基态的结构相变;借助微观sdIBM-2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用了除K以外,完全相同的一组参数成功地再现了它们相应的基态相变.计算结果揭示:72Kr的yrast带从基态起直到161+态都是集体态,表明它们还没有出现回弯;相变共存区是6+~8+态;8+态是转动稍占优势的态,而6+态是振动稍占优势的态.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预言,第一个两粒子态18+极可能是两中子准粒子态.

    2009年02期 v.32;No.124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3:Pr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齐晓霞;

    采用稀土直接掺杂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出发光亮度较高、余辉性能较为优良的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CaTiO3:Pr3+,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经光谱分析的结果发现,所制备的发光粉体其激发和发射光谱均为宽带光谱,CaTiO3:Pr3+属于Pr3+的发光,对应的激发峰λmax为323 nm;发射峰λmax为610 nm.该发光粉体的余辉衰减过程存在快速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余辉时间为5 min.此外还考察了烧结温度、稀土掺杂量对此发光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

    2009年02期 v.32;No.124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化学

  • N-苄基-N’-三甲基硅基苯甲脒与钴(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李敏;解建仁;张勇;刘滇生;

    N-三甲基硅基苄基氨基锂与苯甲腈反应合成了N-苄基-N’-三甲基硅基苯甲脒的锂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与二水合氯化钴(Ⅱ)反应得到了N-苄基-N’-三甲基硅基苯甲脒配体与钴(Ⅱ)配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20.281(8),b=6.730(3),c=28.488(12),β=109.912(5)°,V=3656(3)3,Z=4.

    2009年02期 v.32;No.124 217-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型氮杂烯丙基锂化合物的合成

    董永兵;贾斌;白生弟;童红波;刘滇生;

    以2′-甲基苯乙酮和苯胺为原料,合成N-[1-(2′-甲基苯基)-乙基]苯亚胺(1),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了N-[1-(2′-甲基苯基)-乙基]苯胺(2),用正丁基锂去氢后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化合物(Me3Si)CH2C6H4CH(CH3)NHPh(3),再用正丁基锂去氢与叔丁腈反应得到了目标化合物LiN(SiMe3)C(CH3)3CCH2C6H4(CH3)CH(Ph)NLi(4),并通过1H-NMR1、3C-NMR等技术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化合物(2)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2009年02期 v.32;No.124 220-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3O3]A及[M3O3]B[M3O3](M=V,Nb;A=Li,Na;B=Ca,Sr):含δ-芳香性配体的金属夹心化合物

    苗常青;李思殿;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系统研究了D3hV3O3-和CsNb3O3-δ和π双重芳香性体系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并将其作为配体引入C3v[M3O3]A(A=Li,Na)和D3h[M3O3]B[M3O3](B=Ca,Sr)金属夹心化合物.V3O3-和Nb3O3-具有与已经实验确认的δ-芳香性D3hTa3O3-类似的几何结构和成键性质.

    2009年02期 v.32;No.124 223-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3-硫代呋喃甲酰-7-氨基头孢烷酸合成方法的改进

    崔建彤;

    在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作用下,7-ACA(7-氨基头孢烷酸)与2-呋喃甲硫羟酸在碳酸二甲酯溶剂中缩合制备头孢噻呋关键中间体,其纯度高(≥98.0%,HPLC归一化),收率高(80.0%),不用纯化可直接用于头孢噻呋的制备.

    2009年02期 v.32;No.124 227-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非对称胍基化合物[PhNC(NMe2)N(SiMe3)Li(NCBut)]2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乔晓丽;宋艳平;弓韬;童红波;周梅素;

    以PhN(SiMe3)Li为原料通过与无α-H的叔丁腈和二甲胺基腈反应得到了非对称胍基化合物[(tBuCN)Li{N(C6H5)C(NMe2)N(SiMe3)}]2,该化合物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结构用X-ray,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2009年02期 v.32;No.124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4-N,N′取代的1,3,5-三氮杂戊二烯铁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弓韬;乔晓丽;童红波;周梅素;

    以2,6-二异丙基苯胺衍生物为原料通过与无α-H的腈发生加成反应,与氯化亚铁反应再与2,6-二异丙基苯胺衍生物反应得到1,3,5-三氮杂戊二烯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和X-ray进行了表征.

    2009年02期 v.32;No.124 232-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偶联型皮革染色助剂的研制

    尤艳雪;陈均志;刘毅;

    以碱式氯化铝和氧氯化锆为主要原料,谷氨酸为有机配位基,通过两步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两性离子型水溶性铝锆皮革染色助剂.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及离子性能等检测,结果表明该偶联剂可使固色作用增强,革坯的耐干/湿擦性得到提高.

    2009年02期 v.32;No.124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Πc=o→σs*型S…O=C非共价弱作用支持的类环肽的自组装研究

    张晓伟;范宁娟;郭炜;

    通过一个类环肽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沿着晶体b,c面,这个类环肽通过分子间N-H…O=C氢键和C-H…O=C氢键组装成了β-折叠片式结构;沿着晶体a轴,分子以交错对插方式进行堆积,其中πc=o→sσ*型S…O=C非共价弱作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9年02期 v.32;No.124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SiO2/TiO2的制备及表征

    常文福;畅功民;王虎群;张智敏;

    用溶胶-凝胶法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合成有机聚合物与TiO2相间有共价键存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P(MMA-AAM)/SiO2/TiO2杂化材料.用FT-IR、TG/DSC、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T-IR可看出SiO2和TiO2在杂化材料中形成Ti-O-Si网络结构,TiO2在杂化材料中均匀分布且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纯共聚物提高50℃.

    2009年02期 v.32;No.124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羊毛-钯-镍配合物对芳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

    王丽霞;王自为;林晓栋;任建国;

    生物高分子负载型双金属羊毛-钯-镍络合物对芳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的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制备简单,温和条件下能有效地将芳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金属负载量、Pd/Ni比、溶液pH等对催化加氢反应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芳硝基化合物被100%的转化为芳胺化合物,并且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2009年02期 v.32;No.124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荧光光谱法研究甲基蓝与羊毛角蛋白的相互作用

    田鹏;李华;赵春贵;

    在0.1 mol/LTris-HCl弱酸和中性缓冲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基蓝(MB)与羊毛α-角蛋白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5℃和37℃,pH分别为5.45、6.25和7.20,MB与α-角蛋白结合形成1∶1配合物,猝灭蛋白质内源荧光,敏化MB峰位在460 nm处的荧光.它们之间的结合反应是吸热、熵增驱动的自发过程,即反应过程中△H>0和△S>0,则其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中性pH时其结合常数增大,表明中性环境蛋白质的局部构象更有利于MB的疏水结合.同时,37℃与25℃结合常数相比,37℃环境的KA大于25℃,与反应过程是吸热过程即△H>0的结果一致.

    2009年02期 v.32;No.124 253-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阿霉素缓释纳米微球的研究

    陈璋;张婵;郭羽;张晓艳;赵良启;

    利用新型生物可降解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PHBHOx)为材料,用超声乳化法制备载药纳米微球,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制备工艺,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用MTT法进行载药纳米微球体外抑制肿瘤细胞试验.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PHBHOx(1.0 g)与阿霉素质量比25∶1,Tween-80为0.079 g,Span-80为0.016 g、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 min,聚乙烯醇为0.38 g,得到平均粒径大小为320 nm,载药量为3.2%,包封率为77.5%的载药纳米微球.

    2009年02期 v.32;No.124 258-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水介质中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绿色合成

    刘宇芳;刘博;董振明;金硕;

    研究了在水介质中β-环糊精与NaOH复合体系一步将邻氯硝基苯还原为2,2'-二氯氢化偶氮苯的绿色合成方法,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邻氯硝基苯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NaOH质量浓度为20%,反应温度为85℃.在该条件下,产物收率为67%.最后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

    2009年02期 v.32;No.124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枣中APETALA1(AP1)同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孙海峰;孟玉平;曹秋芬;梁爱华;

    通过观察枣结果枝的形态学特征,我们发现生长早期结果枝(长度小于20 mm)和结果枝先端的花芽分化并未完成.在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反转录PCR和快速扩增cDNA末端的方法从枣树中克隆得SQUAMOSA/APETALA1同源基因,定名为ZjAP1(GenBank登录号:EU916199).ZjAP1开放阅读框长738 bp,3′-和5′-非编码区均显示出长度多态性.ZjAP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245个氨基酸,含有SQUA/AP1类MADS盒蛋白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且ZjAP1与蔷薇科植物中的同源蛋白同源性最高.ZjAP1表达分析表明ZjAP1在生长曰期结果枝、结果枝先端、根、茎、叶、腋芽、花苗、花和幼芽均有表达,揭示着ZjAP1同时参与了枣树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2009年02期 v.32;No.124 266-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八肋游仆虫中ECD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党旭红;许静;李江姣;梁爱华;王伟;

    含有CHROMO(chromatin organization modifier)结构域的蛋白参与了异染色质的形成及转录沉默复合物的形成.原生动物游仆虫细胞中既含有转录活跃的大核也含有转录沉默的小核.本实验应用PCR技术从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中获得了一个编码含有CHROMO结构域的基因ECD1(Euplotes chromo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GeneBank登录号为FJ357578).大核中含有该基因的微小染色体全长1105 bp.小核中该基因内无内部删除序列IES的存在.通过RT-PCR,证实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645 bp.大核基因中含有三个内含子,转录过程中这些内含子均符合一类内含子GU-AG剪切规则.DNAstar软件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214个氨基酸,分子量24.7 kDa,等电点为5.48.结构域聚类分析表明Ecd1蛋白可能执行与四膜虫异染色质蛋白Pdd1p和Pdd3p相似功能,参与大核发育过程中异染色质的形成和IES序列的删除.

    2009年02期 v.32;No.124 273-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东亚飞蝗不同龄期解毒酶和靶标酶活性研究

    宣涛;杨美玲;张建珍;刘晓健;龙文敏;郭亚平;马恩波;

    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各龄期酯酶、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酯酶进行了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龄期酯酶的比活力不同,五龄若虫最高,一龄若虫最低.酯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发现,各龄期酯酶同工酶酶谱主带比较一致,在谱带上存在有细微的差异;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二龄若虫最高,四龄若虫最低;一龄若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比活力最高,三龄若虫最低.据此推测,东亚飞蝗不同龄期解毒酶和靶标酶的活性差异可能是由于各龄期生长发育代谢机能的不同所致.

    2009年02期 v.32;No.124 280-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DNA的提取方法及纯度检测

    武玉珍;张峰;

    为从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叶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用PVP和TNE洗液预处理样品并筛选出合适的清洗次数,比较了SDS法、CTAB法和改进CTAB法3种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NE和PVP预处理三次并且采用改进的CTAB法更适合于翅果油树基因组DNA提取.该方法提取的DNA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A260/A280为1.82,优于CTAB法(1.59)、SDS法(1.00).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结果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2009年02期 v.32;No.124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汾酒大曲中红曲霉的分离和鉴定

    王佳丽;韩建荣;赵景龙;王琪;王丽;李凯;

    对汾酒大曲中的红心曲、后火曲、清茬曲等样品中的红曲霉进行了分离鉴定.从后火曲和红心曲中分别分离到两株红曲霉,编号为N1和N2,经培养特征观察、个体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和生理生化试验等,将两株红曲霉初步鉴定为红曲霉属(Monascus)中的红色红曲霉(Monascus ruber).

    2009年02期 v.32;No.124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腐殖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研究

    韩云平;邱忠平;周俊强;

    通过常规的高效降解菌筛选方法筛选得到两株腐殖酸高效降解菌,分别定名为H4和H9,并对二者进行了初步鉴定,分别属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高效降解菌对腐殖酸的降解特性研究表明,在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和菌种接种量为8%时,降解效果最佳.

    2009年02期 v.32;No.124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角倍蚜与其唯一夏寄主植物盐肤木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

    李继变;任竹梅;马恩波;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省8个种群共106个盐肤木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并与对应的角倍蚜种群ISSR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8个盐肤木种群11条引物随机扩增检测到171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100%,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析反映了与多态位点比率相一致的结果.该结果与角倍蚜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发现角倍蚜和盐肤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具有同样的变异趋势,且盐肤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角倍蚜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关性检验(P<0.01)表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由Nei指数估计角倍蚜和盐肤木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0.23和0.19,二者具有相似的遗传分化水平,这种相似性表明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进化关系.UPGMA聚类结果表明,不同地域角倍蚜与盐肤木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从二者聚类关系来看,也没有对应关系,这可能主要与二者属于明显不同的生物类群,以及本身固有的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繁殖系统有关.

    2009年02期 v.32;No.124 298-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汾河太原段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风险评价

    常芳;郭翠花;张红;

    在太原市汾河两岸设置采样点对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Cr、Hg进行分析测定,分析不同采样位置、不同土壤质地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Cr、Hg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质地下土壤Cr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的采样方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中Cr和Hg的含量差异不显著.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Hg和Cr的综合风险指数在14.9450到272.2576之间.风险程度属于较高的样点,占总数的50%,Hg污染是造成土壤风险的主要因子.

    2009年02期 v.32;No.124 304-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拟南芥光周期调控开花的研究进展

    赵淑清;罗志鹏;李昱;

    开花是植物生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影响该转变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是光周期.研究表明FT蛋白是可移动的长距离运输的开花素信号分子,它能够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茎端分生组织,进而促进拟南芥开花.文章就光周期调控拟南芥开花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2009年02期 v.32;No.124 308-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设立博士、博士生稿件快速处理通道的启事

    <正>《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自2009年1月起对博士、博士生的来稿设立快速处理通道:1来稿在确定收到之日起1-2个月内给出审理意见;2对修回稿半月内给出复审意见;3对符合发表要求的录用稿最快当期(3个月内)最迟9个月刊登发表;4不分内稿外稿,来稿一视同仁。

    2009年02期 v.32;No.124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