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307


  • 山西大学学人风采录

    2006年02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P2中常Khler角的扭曲全纯曲面

    贺艺军;

    设M是紧的定向曲面,x∶M→CP2是常K a。h ler角的浸入,给出了x是正自旋扭曲全纯浸入的充要条件和负自旋扭曲全纯浸入的必要条件.

    2006年02期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胡晓玲;燕居让;

    利用k-集压缩算子拓扑度抽象连续定理,研究了一类二阶泛函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获得了此方程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文章的结果推广并改进了已有的结果.

    2006年02期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态

    王淑清;燕居让;

    给出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振动及渐近性态的新结果,改进并推广了有关文献的结论.

    2006年02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一阶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的振动准则

    张晋珠;高玉洁;

    研究两类带强迫项的一阶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的振动准则,所得结果推广了已有文献的结果.

    2006年02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有限群特征标的核与中心

    王慧群;郝成功;

    探讨了特征标的核与特征标的中心之间的一些关系,并考察了它们对群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得到了有限群为交换群的一个特征标刻划.

    2006年02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阶奇异边值问题的多重正解(英文)

    李宇华;逯丽清;

    利用算子方程的一些抽象结果来讨论四阶奇异边值问题.在非线性项f满足一定条件时,得到λ*∈(0,+∞),使得当λ∈(0,λ*)时,问题至少有两个正解;当λ=λ*时,至少有一个正解;λ>λ*时,没有正解.

    2006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单圈图的邻点可区别全染色

    孙晓玲;杨爱民;杜建伟;

    给出了圈的阶数至少为4的单圈图的邻点可区别全色数.如果E(G[VΔ])=,则χat(G)=Δ(G)+1,否则,χat(G)=Δ(G)+2,其中Δ(G)表示图G的最大度.

    2006年02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有向de Bruijn图的限制边连通度

    李春芳;林上为;李胜家;

    证明了对有向de B ru ijn图DB(d,n),当d≥3,n≥3或d=2,n≥3或d≥3,n=2时,它的限制边连通度λ′(DB(d,n))=2d-2.

    2006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随机利率条件下连续履约价期权的定价

    李淑锦;李胜宏;谷兰俊;

    讨论连续履约价期权、连续履约价限界期权的定价.在完备市场中,在一个单因素的H JM框架之下,利用鞅方法,获得了这两类看涨期权的精确的定价公式.最后用数值化的结果讨论了股票价格与利率的相关程度对连续履约价买权的影响.

    2006年02期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规则获取增量式算法

    胡建龙;岳晓冬;李德玉;

    对新增样例给出了新的分类,针对此分类提出了新的规则获取的增量式学习算法DLR I,并就该算法与经典算法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增量学习算法较经典算法有较低的时间复杂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型数据库的规则维护效率.

    2006年02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线性存储的MD-离散化方法

    岳晓冬;胡建龙;李德玉;

    对基于粗糙集理论的M D-算法进行了线性存储结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2006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波数值均匀化方法求解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非稳定流动问题

    王军华;高红星;

    详细介绍了小波数值均匀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非稳定流问题,对连续变化、振荡变化以及随机变化三种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非稳定流问题,分别用小波数值均匀化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小波数值均匀化方法比传统的有限体积法有效,既大大地节省了计算量又获得了较好的精度.

    2006年02期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量子点中的非弹性输运

    徐卫平;赖云忠;

    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来对耦合在两电极间的量子点在外场作用下的输运性质进行研究.在考虑量子点内局域振动的情况下,适当的应用正则变换和绝热近似得到了谱函数和电流的表达式.结合数值方法分析得出电声子作用在外场下使谱函数和电流呈周期性变化而且变化频率为场变化频率的两倍.

    2006年02期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γ噪Blazar天体的γ射线辐射研究

    杨江河;杨如曙;

    给出了一个包含89个B lazar的样本,用O rig in 7.0研究了样本源γ射线流量密度在高态、平均态、态及高态减之间的线性相关.结果显示,它们之间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p<0.01),并且显示出一定的相关强弱的顺序规律.最大值与最大值减最小值差的线性关系最好,相关系数为0.936.最小值与最大值减最小值差的线性相关最弱,相关系数为0.471.对所得结果做了合理的解释,得出了如下结论:B lazarγ射线辐射由多部分构成,各部分有不同的辐射机制.

    2006年02期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空间导弹快速拦截最优发射轨道设计

    方飞;和兴锁;张亚锋;

    根据轨道动力学的理论,建立空间导弹快速拦截模型,求解轨道参数.根据飞行时间最短,燃料消耗最小的性能指标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寻找这两个指标的综合最优值,最后提出区域拦截的概念.本文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确定最优拦截轨道和拦截点,找到卫星位置和最优拦截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空间导弹对卫星的实时拦截.

    2006年02期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雷达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正交实验

    吴明安;杨坤涛;

    将正交实验法用于雷达吸波材料吸波性能实验中,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磁导率μ″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D(频率)、B(平均粒度)、A(Co T i含量)、C(温度),且当Co T i含量为0.79、B平均粒度为7μm、C温度为200℃、D频率为15 GH z时磁导率最大,最佳工艺方案参数.并推理磁畴自然共振是引起铁氧体磁粉在雷达波段(f>108 H z)的吸收主要原因.

    2006年02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及其氮物理吸附表征

    贾小燕;梁小元;高春光;赵永祥;

    以廉价的氧氯化锆(Z rOC l2.8H2O)为锆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制备了介孔氧化锆.用N2物理吸-脱附考察不同碱量、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介孔氧化锆吸脱附等温线、BET比表面积、孔分布以及孔容量的影响.可得到比表面积大于340 m2/g,孔径集中分布在2 nm和5 nm的二氧化锆.

    2006年02期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乙酯

    文瑞明;游沛清;俞善信;

    应用对甲苯磺酸催化癸二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癸二酸二乙酯.研究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带水剂种类、癸二酸和乙醇摩尔比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当癸二酸、乙醇和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8∶0.32时,以环己烷为溶剂,回流分水60 m in,酯化率达96.9%.

    2006年02期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荧光法研究3-羟基-2-萘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

    王丽芳;杨斌盛;

    在pH 7.4、0.05 m o 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 ris-HC l)缓冲液及室温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3-羟基-2-萘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3-羟基-2-萘甲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为单一的荧光静态猝灭过程.二者以摩尔比1∶1牢固结合,其条件稳定常数logK=4.60±0.06.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色氨酸残基)与受体(3-羟基-2-萘甲酸)间距离r为3.72 nm.

    2006年02期 17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镧对大鼠海马锥形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杜会枝;杨频;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锥形细胞上研究了氯化镧对去极化激活的外向钾电流(主要包括快速激活与失活的瞬时外向钾电流IA和平台电流IK)的影响.结果发现:细胞外液中10-5m o l/L L a3+可显著抑制IA,电流减小辐度为(55.3±5)%.依次向细胞外液中加入1-0 7m o l/L,10-6m o l/L,10-5m o l/L,10-4m o l/L,1-0 3m o l/L的L a3+后,IA电流逐渐减小,最大抑制率达到(60±2)%,即L a3+对IA的抑制作用与浓度相关.但外液中L a3+对IK没有影响,也与频率无关.这提示在大鼠海马锥形细胞膜钾通道上可能存在L a3+结合位点.

    2006年02期 17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at-Collagen薄膜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李敏;陈志敏;辛先荣;

    研究了过氧化氢酶(C ata lase,简称C at)在胶原蛋白(Co llagen)薄膜电极中的电化学行为.在pH 7.0的缓冲溶液中,C at-Co llagen薄膜电极在-0.47 V(vs.SCE)附近有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为C at血红素辅基F e(Ⅲ)/F e(Ⅱ)电对的特征峰.体系的pH对循环伏安峰的位置有明显的影响,且C at-Co llagen薄膜电极中C at血红素辅基发生在一个电子转移的同时还可能伴随着一个质子转移.

    2006年02期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t/TiO2光催化降解苯的研究

    赵力;李定邦;

    利用自制的P t/T iO2催化剂对苯气体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苯的降解率最终可达100%.同时对苯的起始浓度、水蒸气含量、紫外灯光强等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此外,还对该反应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2006年02期 182-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微波辅助提取南瓜多糖的研究

    赵二劳;房彩琴;张海容;

    以水为提取液,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南瓜多糖的微波提取,确定的优化条件为:微波功率360 W,提取时间3 m in,液固比(mL∶g)110∶1,测得样品中南瓜多糖提取量为35.40 m g/g.

    2006年02期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用RAPD技术对两株担子菌进行聚类分析

    牛莉娜;韩建荣;姚鹏;

    从酸奶样品中分离到2株丝状真菌N 3、N 9,根据其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初步鉴定为担子菌.用氯化苄法提取了这2株担子菌和6株已知担子菌的DNA.为了鉴定N 3、N 9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RAPD技术对这8株担子菌进行了聚类分析,初步归类N 3、N 9菌株为侧耳属(P leurotus)的菌株.

    2006年02期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荞麦RAP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许瑾;周小梅;范玲娟;王转花;

    从9个荞麦品种的幼苗叶片提取DNA,使用CTAB和PVP并结合纯化过程中在高盐(N aC l)下沉淀DNA,可除去样品中影响DNA纯度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多糖.共使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DNA片段大小为3.0K b~0.8 K b.从9个材料的13组RAPD指纹图谱上可以看出甜荞和苦荞的图谱差异很大(相同条带数占总条带数的比例为21%).在13个引物中有10个引物(占全部引物的77%)在甜荞的RAPD图谱上显示了品种间的DNA多态性,而苦荞只有6个引物(占全部引物的46%)产生了这种多态性.从荞麦RAPD指纹图谱上得到的特异带可以作为品种鉴定的分子标记.

    2006年02期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的根、叶显微结构比较

    徐丽霞;郝建平;秦雪梅;岳建英;

    对产自甘肃陇西的1种栽培柴胡、礼县地区的1种栽培柴胡、1种野生柴胡以及产自山西万荣的2种栽培柴胡的根和叶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肃陇西地区的栽培柴胡根的木质化程度低,韧皮部相对含量高,韧皮部占根半径的6/7;甘肃礼县地区的野生柴胡和栽培柴胡以及山西万荣的栽培柴胡根的木质化程度都很高,韧皮部相对比例低,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比例分别为1/1、3/5、1/2和1/2.另外,所取5种柴胡样本的叶结构相同,只是叶的大小略有差别.

    2006年02期 198-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产氢红杆菌类胡萝卜素代谢研究

    张晓蓉;马文丽;杨素萍;

    在不损伤细胞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探求了产氢红杆菌(Rhod obacter sp.)R 7菌株光合色素合成规律,研究了供氢体、氮源和生长因子对R 7菌株细胞生长、类胡萝卜素表达和合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色素的合成具有时序性,R 7菌株首先合成可吸收近红外光的细菌叶绿素,而370 nm和590 nm组分的细菌叶绿素的合成则晚于类胡萝卜素,426 nm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引起捕光色素复合体和光反应中心复合体比率的改变.与乙酸钠相比,苹果酸钠只在生长初期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最终细胞生物量无明显差异.在乙酸钠体系中,分别用酵母提取物和谷氨酸钠替代生物素和硫酸铵后可使细胞生物量提高37.9%和20.4%.乙酸钠供氢体可诱导细胞进行球形烯和球状菌素类胡萝卜素代谢,苹果酸钠和谷氨酸钠有利于426 nm类胡萝卜素组分的产生,但不利于450 nm类胡萝卜素组分的积累,苹果酸钠还可诱导产生556 nm类胡萝卜素新组分.酵母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类胡萝卜素产量,并改变了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2006年02期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市汾河景区浮游藻类及水质评价研究

    郭春燕;李砧;谢树莲;

    2004年的夏季(7月)和秋季(10月)对太原市汾河景区的浮游藻类进行了研究.经鉴定,有浮游藻类137种,隶属于7门,32科,70属.秋季种数较多,其中蓝藻门和绿藻门占优势,分别为38种和37种;夏季种数相对较少,绿藻门占优势,为21种.两个季节中均以蓝藻的细胞密度最高,达4.1×108个/L,绿藻其次,达3.8×107个/L,其它藻类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低.污水生物系统法和硅藻商指数显示汾河景区的水质接近于β-中污型,且在秋季污染程度增加.

    2006年02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山西北部沙棘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李晶;上官铁梁;张秋华;

    采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etra itis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沙棘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认为生态位最宽的是沙棘和铁杆蒿(分别为3.4607和3.2480),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最窄的是胡枝子和美蔷薇(分别为0.1536和0.2134),对资源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沙棘和铁杆蒿之间重叠值最大(SO=0.818),沙棘和铁杆蒿在其它种群上的特定重叠远远小于其它种群在沙棘和铁杆蒿上的特定重叠.生态位特定重叠的大小与种群在群落中所占据的地位、生态学特性、种群分布情况都密切相关.25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态学特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所致.

    2006年02期 209-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优势种群生态位分析

    刘蕾;刘丽艳;张峰;

    应用Shannon-W iener指数和Petra itis的方法研究了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群落28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普遍重叠及特定重叠,结果表明:堇菜(2.636 62)、柽柳(2.150 62)和水葱(2.009 65)的生态位宽度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利用资源较充分,为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在创造群落内部独特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浮萍(0.858 68)、薄荷(0.568 81)、眼子菜(0.393 9)的生态位宽度最小,这主要是它们对资源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并对生态因子有特别的依赖性.28个优势种群之间不存在完全的普遍重叠,仅有水蓼与水葱、水蓼与草、水蓼与泽泻3个种对表现出完全的特定重叠.

    2006年02期 215-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

    郭荣朝;刘长远;

    采用1986年、2000年两期TM图像解译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对鄂豫陕毗邻生态脆弱区域小城镇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形成机理包括内生型和外生型.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原则、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发展梯度式,前景生态化,规划高起点,建设一体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

    2006年02期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西大学化学一级学科简介

    2006年02期 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