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529


  • 具有偏差变量的二阶非线性阻尼微分不等式解的振动性与渐近性

    张卿

    主要研究超前型二阶非线性阻尼微分不等式x(t) (a(t) ψ(x(t)) x′(t))′+ p(t) x′(t) + q(t)f( x(g(t))) 0 ,在阻尼系数函数p(t) 为常号函数情况下解的振动性与渐近性,得到了不等式所有解振动的一个充分条件及所有非振动解趋于零的一个充分条件。

    1999年04期 307-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正负系数的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周雪艳,何静

    讨论具有正负系数的中立型时滞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建立了方程所有解振动的充分条件。

    1999年04期 312-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三阶双滞后差分微分方程全时滞稳定的代数判据

    潘晋孝,靳祯

    对三阶双滞后差分微分方程x…(t) + a0 x+ a1 x- (t) + a2 x(t) + b0 x(t- τ1) + b1 x- (t- τ1)+ b2 x(t- τ1) + c0 x(t- τ2) + c1 x- (t- τ2) + c2 x(t- τ2) = 0的全时滞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其特征方程,Hurwitz 定理及函数的极值理论等方法得到了当b1b0= c1c0时此方程全时滞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1999年04期 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BBM方程椭圆余弦波解

    黄正洪,夏莉

    利用椭圆函数积分,求出了非线性色散系统长波模型BBM 方程:ut + uux - δuxxt = 0的椭圆余弦波解,并给出了其孤立子表示.

    1999年04期 323-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BCI-代数外直积的伴随半群到BCI-代数的伴随半群外直积的同态

    吴培炯

    给出了BCI- 代数外直积的伴随半群到BCI- 代数的伴随半群外直积的一个单同态,证明了这两个半群的最大子群是同构的,并且讨论了其广义a- 结合部分外直积的伴随半群与其广义a- 结合部分的伴随半群外直积的关系。

    1999年04期 327-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群或商群均为局部(π-q)群的有限群

    王俊新,安雪梅

    令F( G) 表示群G 的Fitting 子群。若G 的每个含于F( G) 的子群与G 的所有Sylow 子群可交换,则称G是局部(π- q) 群。局部( π- q) 群的子群和商群未必是局部( π- q) 群。本文研究了子群或商群仍为局部( π- q) 群的有限群,给出了它的结构。

    1999年04期 331-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燃煤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最佳治理技术的模糊综合评判

    刘满,杨光,郑永清,班力

    根据治理燃煤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技术的具体要求和模糊评判的需要,筛选出对“优先选用”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脱硫效率、除尘效率、装置投资费用—造价、使用寿命、运行费用、占地面积来评价国内14 种4 吨位脱硫技术装置。每一种因素对“优选”的影响均根据脱硫技术实际用隶属函数给出。然后用加权模糊变换方法得到最后评价结果。由最大隶属原则得到“优选“对象。

    1999年04期 334-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学校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设计思想

    王玉莲,亢临生,李中青

    介绍网络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了与INTERNET 连接的方法,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我校教务部门与各系连接的实施方案,并对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做了讨论。

    1999年04期 340-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CWNd:YAG激光器中Cr4+:YAG被动调Q的实验研究

    刘媛媛,宋晏蓉,赵建明

    用Cr4 + :YAG 晶体对连续的Nd :YAG 激光器进行了被动调Q 实验,获得了重复频率为1kHz~7kHz,脉宽为500ns 的调Q 脉冲输出,在此基础上为提高脉冲峰值功率,我们加入了一个f= 100m m 的聚焦透镜,得到了重复频率为1kHz~4kHz,脉宽为300ns 左右的相对稳定的调Q 脉冲输出。对脉冲的重复频率及脉冲宽度与泵浦电流之间的关系作了讨论。同时发现透镜的加入有助于提高脉冲输出的稳定性,并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

    1999年04期 345-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Heisenberg方程族的换位表示

    李晋斌,李录

    考虑Heisenberg 自旋链,利用谱梯度方法,首先给出Heisenberg 谱问题的算子对,由此获得Heisenberg 方程族,接下来通过求解一个关键性算子方程,得到Heisenberg 方程族的换位表示。

    1999年04期 349-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TiO2纳米薄膜和TiO2/ZnFe2O4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晋云霞,杨林,李广海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TiO2 纳米薄膜和TiO2/ZnFe2O4 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不同温度热处理和不同含量纳米铁酸锌对纳米TiO2 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纳米薄膜的厚度和晶粒尺寸均匀,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掺杂纳米ZnFe2 O4后TiO2 纳米薄膜的晶粒尺寸略有减小。XRD 研究发现TiO2/ZnFe2O4 纳米复合薄膜由非晶相向锐态矿相转变的温度高于纳米TiO2 薄膜。TiO2 纳米薄膜和TiO2/ZnFe2 O4 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吸收边都随着晶粒尺寸的降低而发生蓝移,在相同热处理条件下,掺杂纳米ZnFe2 O4 后,纳米TiO2薄膜的光吸收边发生了较大范围的红移,红移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热处理和掺杂纳米ZnFe2O4 可以实现对纳米TiO2 薄膜光吸收边大范围的调制。

    1999年04期 356-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新的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波谱学行为研究

    郝俊生,周萍,阎迎春

    模拟四氢叶酸辅酶活性部位的结构,合成了一种不对称取代的咪唑啉嗡盐—碘化1 - 甲基- 2 - 对硝基苯基- 3 - 对甲氧苯基咪唑啉4 作为新的四氢叶酸辅酶模型化合物,其结构经1 HNMR,IR, MS, EA, UV 证实。

    1999年04期 36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1′-联-2-萘酚的拆分

    张红,黄计军,邓并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成功地拆分了1 ,1′- 联- 2 - 萘酚,获得了高产率和高对映过剩(e.e .) 值的光学活性的1 ,1′- 联- 2 - 萘酚。在手性季铵盐的制备过程中,考虑到清洁生产的问题,尝试了不同溶剂对产物产率和e.e.值的影响,最后选用丙酮和少量乙醇作为溶剂,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999年04期 36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3,5-二溴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与铜的荧光猝灭反应及其应用

    弓巧娟,张秀花,董川,晋卫军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3 ,5 - 二溴水杨醛缩4 - 氨基安替比林( 简称:3 ,5 - DBSAAP) 与铜的荧光猝灭反应体系的最适宜的条件。3 ,5 - DBSAAP 发射强的荧光,λex/em = 393nm/510nm 。在pH9 .0 的NH3 - NH4Cl 缓冲介质中,Cu( Ⅱ) 与3 ,5 - DBSAAP在室温反应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铜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1 .6 ×10 - 5 mol/L~1 .2 ×10 - 7 mol/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铜,结果满意。

    1999年04期 37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核素稳定区范围常数44与核分布的一条递变线

    王昱应,任永亨

    在引入新参量SH 的正方形核素图中,由同类核素的范围规律,综合得出核素稳定范围常数44 可分解为2 ,4 ,8 ,16 ,8 ,4 ,2 ,其相邻数之间以2 倍增长与简并,似能以核子由三个夸克组成解释。文中还说明了核素分布的三条坐标△H= 1 ,2 ,4 ,8 递变的折线在坐标H= 14 与29 处联系后,形成从稳定区下界坐标H= - 1 递变至上界坐标H= 44 。

    1999年04期 376-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短额负蝗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韩凤英

    1998 年8 月中旬从野外采回短额负蝗( Atractomorpha sinensis I·Bol·) 成虫,于室内罩笼饲养,卵产于花盆土中。在太原地区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短额负蝗的卵发育起点温度为4 .47 ℃,有效发育积温为641 .1 日度,发育速率(V) 与温度(T) 的关系为:V= T- (4 .47 ±0 .33)641 .1

    1999年04期 380-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苦参蛇床子等六种药用植物的抑菌研究

    王兴华,刘大芳,徐军,刘晓玲,曲运波

    采用试管药基方法,进行了苦参、蛇床子、黄连、青蒿、白头翁、大蒜等6 种药用植物水提液对大肠杆菌、产黄青霉等6 种微生物的抑菌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发现这6 种药用植物水提液对G+ 和G- 细菌以及真菌均有抑制能力。除了青蒿外,其它5 种植物均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作用。

    1999年04期 383-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山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

    邱扬,马正岩,张金屯

    为了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变化情况,按照林业部1978 年的统一规定,山西省建立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1995 年,山西省开展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第三次复查工作。本文依据这次复查报告,分析了山西省森林资源1990 年~1995 年5 年间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经营管理对策与措施。

    1999年04期 387-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结核杆菌基因诊断研究进展

    姚爱玉,郭亚平,马恩波

    结核病被WHO 称为最重要的传染病,目前结核病的确诊主要依靠涂片、镜检观察,这种方法阳性率不高,且准确性差。Elisa 、RIA、BACTEC及MB- Check 培养系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也较为快速,但不能最终确诊。基因诊断是以分析核酸而达到特异、敏感、快速地检测和鉴定结核杆菌的目的。本文论述了目前用于结核杆菌检测和鉴定的几种基因诊断方法,即基因探针技术、基因扩增技术、基因分型,其中着重介绍了PCR 技术在结核杆菌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1999年04期 393-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抗旱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柴宝峰,李洪建,王孟本,刘利民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植物抗性机理的研究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抗旱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从5 个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和评述,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体内CO2 再循环、激素调节、基因响应、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等,并对耐旱性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1999年04期 400-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9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0 ]
  • 太原市实行清洁生产必要性分析

    米爱梅,范可

    太原市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被联合环境规划署确定为中国清洁生产的第一个试点城市。本文对太原市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论述了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1999年04期 406-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