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283


  • 扰动方法在反应堆计算中的应用

    孙凤亭

    <正> 在反应堆和迁移理论中,求解定态系统的最大、简单本征值和相应的非负本征函数是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它的存在性,已有证明[1]。但求其精确解是十分困难的。在反应堆系统介质给定后,本文给出最大、简单本征值入(a)和相应非员本征函数φ~(a)(x,μ)的数值分析。

    1986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二阶泛函微分方程振动性的判别定理

    阎卫平

    <正> §1.引言在文[1]中,S.R.Groce等讨论了如下形式的常微分方程(r(t) ψ(x(t))x(t))+p(t)k(t, x(t)(t))(t)+q(t)f(x(t))=0(0)的振动性问题。在本文中作者指出,文的一些结果可以推广到相应的泛函微分方程

    1986年02期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磁场对麦类和豆类种子加速萌发及其机制讨论

    于宝堂 ,冯月冬

    <正> 一、前言近年来,磁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逐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磁化水灌溉促进作物增产,磁场诱发根瘤菌实现人工固氮等等都是可喜的成果。然而,目前尚未见到磁场对生物机体影响的每一具体过程的试验和机制探讨的报导。

    1986年02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有挠Geroch共形平直自旋理想流体动态分布

    刘文森

    本文把Geroch共形变换表式从Riemann空时V推广到Riemann—Cartan空时U.,引用R.de Ritis等人提出的自旋流体的正则能动量张量和自旋张量在共形平直空时上建立起Einstein-Cartan方程。对自旋排列不作任何特别的假定,得到无凝聚辐射和粉尘状态下的解。结果表明,自旋的效应紧密联系着流体的运动,因挠率的存在宇宙变成各向异性。

    1986年02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各种锌镀层的晶面择尤取向与表面反射率

    李震武 ,余长江 ,刘建 ,黄逢春

    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与表面反射率的测定,研究了5种典型锌镀层的微观结构与光亮度,并得出如下结论:(1)电沉积条件可影响锌镀层的晶面择尤取向,但不能改变它的六方密堆积结构;(2)锌镀层择尤取向程度与镀层表面反射率成平行关系;(3)用BZ—11添加剂的氯化钾镀锌层择尤取向程度最高。

    1986年02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

    李鼎璋 ,张瑞 ,刘文昌 ,张天喆

    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具有灵捷度高,速度快与样品无破坏性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穆斯堡尔谱定量分析原理、关键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对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列表法编写了实用程序,并以一种山西煤为例说明了实验与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定量结果。证明用穆斯堡尔谱作定量分析有实用意义。

    1986年02期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FT—85U型高频焊管机单板机定尺控制系统初探

    蒋先景,马伯力,刘真一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焊管生产中,焊管长度的定尺精度,已为国内各厂家所重视。我国大部分焊管生产厂家,使用的基本上是气动飞锯,它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由于气动执行机构具有滞后特性(特性曲线见图一)。因此游锯机的稳定性及重复精度均较差,这种情况使得游锯

    1986年02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头孢菌素C与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

    杨频,杨斌盛

    <正> 一、引言目前,头孢菌素的结构改造工作是国内外比较重视的研究工作。在头孢菌素的分离提纯中,有人利用重金属分离法,但还没有看到将其视为络合物的专门研究。我们利用过渡金属离子的光、磁性,研究了金属离子铜(Ⅱ)、钴(Ⅱ)、镍(Ⅱ)、铁(Ⅲ)和铬(Ⅲ)与头孢菌素C的作用,对于理解头孢菌素C的生物无机化学性质、发展头孢菌素C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986年02期 4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共轭烃分子及游离基的热力学稳定性

    陈祖绪

    <正> 有关偶共轭烃基态分子的稳定性或芳性问题,目前已有相当深入的讨论。而奇烃游离基方面的讨论则差得多。一些基于HMO计算的共振能讨论仅见于下几篇。这类讨论虽然说明了部份事实,然而从概念上说,则相当模糊。Gutman等人的TRE法定义线型奇烃的REPE值为零来作相对比较。而Hess-Schaad法制定的键参数

    1986年02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抗菌素药物极谱行为的研究(一)

    蔡丽真 ,武美莲

    <正> 氧哌嗪青霉素酸、氧哌嗪青霉素钠是新合成的抗菌素药物,系由改造青霉素的分子结构而得,对这些化合物的极谱研究,迄今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等,对其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1V(vs.SCE)附近产生还原波,波形清晰,波高易准确测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作定量分析。本文还证明了此波具有吸附的性质,并对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1986年02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PVC膜乙基紫-I3-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曹月如 ,张宏玉 ,石建庆

    <正> 对于不同类型的碘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及应用,已有不少极导,如王昌益等提出的固态AgI膜电极,Yoshio SHIJO提出的胶态液膜电极和G. A. RECHNITZ等提出的AgI-硅橡胶膜电极等。我们采用乙基紫-I_3~-的缔合物作为电活性物质,用

    1986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孔雀石绿—砷钼杂多酸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铅基合金和锡基合金中的痕量砷

    刘鹤仙 ,徐志强,石玖梅 ,史宏弟 ,刘长松

    <正> 迄今,应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和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散稳定作用于形成砷钼杂多酸—碱性染料缔合物水相光度法测定痕量砷,已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在研究应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磷(锗、硅)钼杂多酸—孔雀石绿缔合物光度法测定

    1986年02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类珊瑚真菌记述

    毕志树,李泰辉,郑国扬

    <正> 本文根据Petersen(1973)的分类系统,将近数年来发生于广东地区的26种类珊瑚真菌作一记述。

    1986年02期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大型真菌调查报告(一)

    李静丽 ,刘波 ,曹晋忠 ,陶恺 ,范黎 ,李榆梅 ,何正荣

    <正> 我们于1985年7月28日至8月17日对新疆部分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到子囊菌20种,担子菌76种,半知菌1种;其中12种为中国新纪录。标本存放于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1986年02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五台山植被类型及分布

    张金屯

    本文对五台山的植被类型、组成、分布与气候、土壤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植被的利用改造提出了建议。

    1986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榆斑蛾的生物学和防治

    王富荣,刘启祥

    檎斑蛾(Illberis ulmivora Graeser)是榆树的重要害虫。此虫一年一代,以蛹在建筑物和堆积物等缝隙中中越冬。6月中旬成虫大量羽化,卵块产于叶背,单雌产卵173粒,7月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六令,有群集,吐丝下垂和转移为害等习性。成虫寿命5.4天,卵期12.7天,幼虫期54.2天,蛹期281天.用澳氰菊脂喷施,氧化乐果涂干,杀虫效果最好。1980年以来,我省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四旁绿化的榆树连年遭受榆斑蛾的严重为害,大面积树叶被其幼虫吃光。据1981年调查,仅忻州地区发生面积就有10.5万亩,严重受害的榆树达650万余株。每标准树平均虫口密度达19,690头,多者达57.963头。被害植株虽不致死,但生长势大为减弱,翌年不结榆钱,若累遭其害,再加蛀干虫害,死亡亦难幸免。且幼虫毒毛触着人肌肤可引起痒痛发炎。有机榆斑蛾的研究,前人研究甚少。北京农大植保系昆虫教研组(1977)描述了成虫的形态特征,朱弘复等(1979)记述了幼虫的特征,但有关其生物学和防治方面国内外尚未见系统报道。作者于1981—1985年进行了该项研究。现报告如下。

    1986年02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