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2871


  • 椭园型方程广义解的Hlder连续性

    于鸣岐 ,梁汲廷 ,吴在德

    <正> 本文对文[1]作如下推广:文[1]关于α(x)和,f(x)是在α(x),f(x)∈L_p(G),p=n/(1-λ)条件下([1]中误为p=n/(2-λ))得到一系列结果,本文在α(x),f(x)∈L_p(G),

    1984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学科介绍之二——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

    <正> 15年前,人们开始将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以及其它系统中的“自组织”作为一个新方向来加以研究,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其中比较突出的有Haken学派创立的协合学和Prigogine学派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不论是一个活物系统还是一个“非活物”系统,当它向着远离平衡态发展时,有着两种发展的前

    1984年04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BCI-代数的BCK-部分与广义结合BCI-部分

    郝成功

    <正> 我们知道,任一BCI-代数中都含有一个BCK-部分,它本身是个子代数,也是理想,并且在对BCI-代数的研究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与此类似,我们在BCI-代数中引进广义结合BCI-部分的概念。本文将证明任一BCI-代数X的广义结合BCI-部分实际上就是它的所有极小元所成的集合,而且构成X的一个子代数,但不一定是理想。进而我们又在一般的BCI-代数中讨论了BCK-部分与广义结合BCI-部分之间的关系;最后又给出了当广义结合BCI-部分是理想时,它与BCK-部分之间的关系。

    1984年04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光子回波的R矢量描述

    张来顺 ,王全珍

    本文通过求解二能级原子系统的Bloch方程,对光子回波做出了定量的描述,并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了以往有些文献中用R矢量模型解释光子回波现象中的不确切之处。

    1984年04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Bn分子几何构型ⅡAH3及AB3分子

    陈祖绪

    <正> 前文已提出了我们用于讨论分子几何构型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以大量的AH_2和AB_2分子为例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果证实本方法的预测成功率高于VSEPR理论与Gimarc改进的Walsh图方法。下面继续讨论AH_3及AB_3分子,我们方法的优点将更进一步显示出来。一般来说,对于成键σ轨道未充满电子的分子体系,VSEPR完全陷于困境。Gimare改进的Walsh

    1984年04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取代基电负性对单取代苯13C化学位移的影响

    胡玉仙 ,陈亮 ,郭龙

    本文研究了单取代苯的~(13)C化学位移与取代基电负性及取代基常数(Hammett常数)的关系。总结分析了单取代苯的取代效应,即取代基对~(13)C化学位移的影响。

    1984年04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在聚乙烯醇存在下,乙基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的研究

    刘长松 ,龙建荣 ,麦洋

    <正> 近十余年来,应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PVA)对离子缔合物的分散、稳定作用,于水相中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的报道已见文献记载[1—4]。文献[5,6]报道了PVA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乙基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显色体系的作用机理,然而迄今尚未见这一显色体系在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1984年04期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岩矿中微量镉与锌简捷的定量分离法

    张有贤 ,张惠文 ,杨再鹏,张建国,葛季生,王锦明

    <正> 我们在以镉—邻菲罗啉—荧光桃红B三元络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镉时,发现共存的锌等对其严重干扰。这也是许多光度法测定微量镉时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为消除锌等的干扰,采用甘油法、萃取分离法进行镉与锌的分离,均未能满足上述测定方法的要求。因此寻找分离微量镉与锌简捷完全的方法是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1984年04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同担子菌亚纲的三个新种

    刘波 ,荣福雄 ,靳洪顺 ,曹晋忠

    <正> 本文报道了同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花耳目Dacrymycetales花耳科Dacrymycetaceae的杜氏花耳Dacrymyces duii Liu et Cao sp.nov.以及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的五台山杯菌Clitocybe wutaishanensis Liu,Rong et Jin sp.nov.和柠檬黄金钱菌Collybia citrina Liu,Rong et Jin sp.nov.。

    1984年04期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研究——Ⅰ.球形红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理特性

    张肇铭 ,邓松录 ,赵良启 ,苏涌泉

    <正> 光合细菌是几类自生的、并能酶促还原大气氮为氨的主要细菌类群之一。所有被详细研究过的紫色非硫光合菌菌株都具有这种固氮的能力。因此,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是研究生物固氮,细菌光合作用机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想实验材料之一。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利用各种各样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既能在光下营厌氧生长,也能在

    1984年04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玉米螟Qstrinia furnacalis(Guenèe)幼虫寄生天敌的实验室观察

    刘瑞林 ,傅鸣实 ,王新省

    本文记述了我们实验室近三年四次引进野生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代老熟幼虫时,所观察到的玉米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种类,寄主昆虫与寄生性天敌的部分习性,以及寄生率的统计。

    1984年04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扁袋插片式藻菌转盘处理印染废水

    祝玉珂 ,谢淑琦

    <正> 目前国内外对于污、废水处理的生物学技术,正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利用藻类处理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以及去除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就是一个方面。氧化塘是利用菌藻共生系统来完成废水处理的一种低费用处理系统,细菌对废水中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降解,藻类则利用较简单的细菌降解产物生长发育并产生氧气供给好氧细菌的需要。许多在生化法尚未去除的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如继以氧化塘处理就可以得到降

    1984年04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猛禽类的调查研究

    刘作模

    <正> 猛禽是鸟类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它在食物链中占据着次级(包括次级)以上消费者的地位,是生态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农、林、牧、副、渔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一些种类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同时一些种类是外贸部门收购的对象,因此,对它们进行调查研究,以提供一些资料,供有关单位参考。

    1984年04期 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小菇属Mycena(Pers.ex Fr.)S.F.Gray的分类研究

    毕志树,李崇,郑园扬,李泰辉

    本文报道了小菇属Mycena (Pers.ex Fr.)S.F.Gray的11个国内新纪录中,并附分种检索表。

    1984年04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西双版纳地区危害药用植物的四种蝽类

    李长安

    <正>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终年为温暖、湿润、静风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这里雨量充沛,繁茂的原始热带雨林和季雨林面积辽阔,植物资源甚为丰富,约5000多种,被誉为“热带植物王国”。境内林木葱郁,植物生长速度快,60年代以来,中科院云南热植所、医科院药研所先后从菲洲、南美等地引种了许多珍贵的热带植物,在这里进行栽培、驯化和研究的工作,其中还有多种珍贵

    1984年04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蓝藻植物资料

    凌元洁

    <正> 山西省的蓝藻植物,迄今报到的甚少,仅佐藤正已于1950报道过6种:Homoeothrix juliana (Menegh.) Kirchn., Nostoc parmelioides Kütz., Phormidium autumnale (Ag.) Gom., Ph. retzii (Ag.) Gom. Chamaesiphon curvatus Nordst. 及Lyngbya katzingii var. minor Gardn. 蓝藻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我系保存的标本不少,到目前为止,只观察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将已经鉴定的种类作一初步报道,计有31种和变种,隶属于5科16属。其

    1984年04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