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483283


  • 新型桥联双氨基脒基与环合环己二胺的合成

    胡静花,李剑峰,黄淑萍,刘滇生

    以 1,2 -二胺基环己烷为母体 ,将其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后的产物 (1R,2 R) - (- ) - 1,2 - (NHSi Me3) 2 C6 H1 0 2单锂化后与二甲基二氯硅烷经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Me2 Si[(1R,2 R) - (- ) - 1,2 - (NSi Me3) 2 C6 H1 0 ]4 ,并通过 1 H NMR、1 3C NMR和 MS等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 2双锂化后与二甲氨基腈在正己烷中反应得到晶形化合物(1R,2 R) - (- ) - 1- L i[NC(NMe2 ) N(Si Me3) ]- 2 - L i[NC(NMe2 ) NC(NMe2 ) N(Si Me3) ]- C6 H1 0 6 ,结果表明化合物 4是一种新型的环状化合物 ,化合物 6是一种特殊的桥联双氨基脒基化合物 ,并对它们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2004年02期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一阶脉冲微分方程的比较结果

    姚美萍,杨俊仙,赵爱民

    考虑一阶脉冲微分不等式y′(t) +My(t) +N |y(t) |≥ 0 ,a.e.t∈ [0 ,T]\{ tk} ,Δ y(tk) - Lky(tk)≥ 0 ,    k =1,2 ,… ,p,y(0 ) - y(T)≥ 0 ,其中 Lk>- 1,k=1,2 ,… ,p,M,N∈ R,得到了不等式所有解满足 My(t)≥ 0的一个充分条件为e( | M| - N ) T>∏pk=1(1+Lk) sign M,推广了蒋达清等 (J.Com put.Appl.Math.2 0 0 1,136 :189- 197)及何智敏等 (J.Math.Anal.Appl.2 0 0 2 ,2 72 :6 7- 78)的部分结果

    2004年02期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阶脉冲时滞微分方程解的全局存在性

    李金仙,杨明俊,刘桂荣,燕居让

    考虑具有变时脉冲的时滞微分方程初值问题x′(t) =f (t,x(t- h) ) ,  t≠τk(x) ,Δx =Ik(x) ,       t=τk(x) ,k =1,2 ,… ,x(t) =φ0 (t) ,      t∈ [t0 - h,t0 ],x(t0 +0 ) =x0 ,获得了其解全局存在的充分条件

    2004年02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圆可分解的局部竞赛图中的点外弧泛圈问题(英文)

    王瑞霞,孟巍,李胜家

    Yao Tianxing(Discrete Appl.Math.,2 0 0 0 ,99:2 4 5 - 2 4 9)已经证明了每一个强连通竞赛图都包含点 ,它的每条外弧都是泛圈的 .将此结论推广到强连通的圆可分解的严格局部竞赛图 ,并证明了每一个强连通的圆可分解的严格局部竞赛图 D,它的圆分解是 D =R[D1 ,D2 ,… ,Dα],其中 Di,i=1,2 ,… ,α是强连通竞赛图 ,那么 D包含一个点 v,它的每条外弧是 (g+1) -泛圈的 ,g=max{ l(Ca) |Ca是包含 a的最长诱导圈 ,a∈ V(R) ,l(Ca)是 Ca的长度 }

    2004年02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均匀多部竞赛图的分量共轭圈问题(英文)

    何志红,李瑞娟,李胜家

    GUO Yubao和 Volkm ann证明了一个 2 -强连通多部竞赛图包含两个分量共轭圈 ,使得每部至少有一个点在其中的一个圈中 .得到的结论是 Guo和 Volkm ann的定理的进一步推广

    2004年02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Ore定理的一个注记(英文)

    李瑞娟,何志红,李胜家

    对简单图 G=(V,E) ,Ore定理告诉我们 :如果对 G的每一对不相邻的顶点 u,v都有 d(u) +d(v)≥ |V|,则G有哈密尔顿圈 .证明了 ,若 G仅包含一对不相邻的顶点 u,v,满足 d(u) +d(v) <|V|,G仍有哈密尔顿圈

    2004年02期 128-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圆可分解的局部竞赛图中的点外弧泛圈问题(英文)

    孟巍,王瑞霞,李胜家

    Yao Tianxing (Discrete Appl.Math.2 0 0 0 ,99:2 4 5 - 2 4 9)已经证明每一个强连通竞赛图都包含外弧泛圈点 .将此结论推广到局部竞赛图 ,从而得到相应的结论 :每一个强连通的非圆可分解的严格局部竞赛图 T,如果包含一个强连通的极小分离集 S使得 T- S不是半完全的 ,则它一定存在 4 -外弧泛圈点 .

    2004年02期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门限密钥托管方案

    何业锋,张建中

    提出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门限密钥托管方案 .这个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一次监听 ,永久监听”的问题 .并且可以防止密钥管理中心与托管代理的欺诈

    2004年02期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

    李银花,张继福,梁吉业

    知识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构造区分矩阵过程中 ,利用命题演算中的吸收法律去掉了在区分函数中不起作用的重复元素 ,提出了一种属性约简的改进算法 ARDM,从而提高了属性约简的效率

    2004年02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演绎数据库中处理递归查询的一种改进算法

    霍纬纲,陶世群

    如何提高演绎数据库的递归查询效率是演绎数据库领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介绍了一种结合传统的逻辑查询处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处理方式的递归查询算法 .该算法基于侧向信息传递策略 ,把查询计算始终限制在与查询的初始约束相关的元组 ,从而避免了大量无关数据的计算

    2004年02期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时线性势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孤子解

    刘志刚,李录

    考虑含时线性势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通过 Darboux变换给出该方程的 N-孤子解 ,由此得到一孤子解和二孤子解的精确表达形式 ,并讨论孤子解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2004年02期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有局域场的三能级Λ系统的瞬态解析结果

    杜微,阎维贤

    考虑 L orentz局域场效应的影响 ,我们在 L iouville运动方程的基础上用微扰理论分析了一个三能级系统的非线性响应 .在非线性光学响应中 ,两波矢分别为 k1 ,k2 的连续相干脉冲将会在新的方向产生新的光波 .计算之后 ,我们给出四波混频信号关于 L orentz局域场因子 l的表达式 ,发现负时间延迟时在 2 k2 - k1 方向仍有四波混频信号 ,四波混频信号的频率也有所改变

    2004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单轴铁磁颗粒激发态的热助量子隧穿

    罗国忠,聂一行,梁九卿

    借助于 Ulyanov和 Zaslavskii发展的一种等效势描述方法 ,把外磁场沿难磁化轴方向时的自旋隧穿约化成在等效双势阱中运动的粒子 ,然后利用周期瞬子方法计算了隧穿幅、能级移动以及 WKB前因子 ,从而给出由于热助量子隧穿引起的激发态的隧穿率

    2004年02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o(Etacac)2(NO2)BBA的合成及其表征

    郭春丽,杨频

    以 BBA(氮芥 )为活性配体 ,以 Etacac为辅助配体 ,我们合成出新型 Co( )混配化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利用循环伏安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 .元素分析测试结果 (C:36 .6 8% ;N :4 .6 9% ;H :5 .2 3% ) ,红外光谱数据 (2 36 0 cm- 1 ,2 343cm- 1 ,15 6 8cm- 1 ,14 4 8cm- 1 ,132 1cm- 1 ,12 92 cm- 1 ,12 4 4 cm- 1 ,819cm- 1 ,6 6 9cm- 1 )等表明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与预想的一样 ,另又利用电化学测量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 2 38m V,- 6 0 4 m V)说明配合物可以作为低氧选择性药物

    2004年02期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h2PCH(SiMe3)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分析

    王莉,陈霞,黄淑萍,刘滇生

    由二 (三甲基硅基 )甲基锂 (1)与一氯二苯基膦经一步反应合成了二 (三甲基硅基 ) -二苯基膦基 -甲烷化合物(2 ) ,并通过 1 H NMR、1 3C NMR、元素分析和 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化合物 (2 )属三斜晶系 ,P- 1空间群 ,a=8.815 (2 ) ,b=11.188(3) ,c=11.2 11(3) ;α=10 9.86 4 (3)°,β=96 .5 6 7(3)°,γ=10 1.86 7(3)°;V =997.1(4 ) 3,Z=2 ,R1 =0 .0 874 ,GOF=1.0 4 2 .

    2004年02期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二氯邻菲咯啉合钴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袁彩霞,杨频

    合成并研究了二氯邻菲咯啉合钴化合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 ,紫外对其进行表征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的主要结合方式 ,得出该配合物与 DNA的键合常数为2 .4× 10 4 ,凝胶电泳实验表明该配合物是一种简单高效的 DNA氧化切割试剂

    2004年02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α-吡啶甲酸铬配合物与EHPG作用的光谱研究

    辛先荣,王志鹏,杨斌盛

    由α-吡啶甲酸和 Cr Cl3· 6 H2 O合成了α-吡啶甲酸铬配合物 (Cr(C6 H4 NO2 ) 3· 1/ 2 H2 O) ,用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元素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结构 .在 p H7.4、0 .1mol/ L Hepes条件下 ,以 EHPG为转铁蛋白模拟物 ,观察了铬 ( )由α-吡啶甲酸铬配合物向 Cr- EHPG配合物的转化动力学行为

    2004年02期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碳纳米管-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荧光性质研究

    孙旭峰,王煜,张昭,晋卫军

    单壁碳纳米管 (SWNT)在苯胺中回流 ,产生碳钠米管 -苯胺电荷转移配合物 (CNT- AN CTC) .在丙酮稀释液中 ,用 5 16 nm光激发 ,产生两个荧光发射峰 ,分别位于 5 6 4 nm和 6 0 6 nm.详细考察了不同胺类化合物对 CNT-AN CTC荧光的猝灭作用 ,结果显示胺所连烷基种类、烷基数目、胺基数目不同对 CNT- AN CTC荧光猝灭程度不同 ,同时探讨了其猝灭机理

    2004年02期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从通道水平研究活性氧对萝卜液泡膜的影响

    张朝峰,杨频

    用膜片钳全液泡记录方式研究了 H2 O2 对心灵美萝卜 (Raphanus satirus L.)液泡膜上 SV通道电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 ,H2 O2 可以抑制 SV通道电流 ,且抑制作用随 H2 O2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半抑制浓度 (IC50 )为 0 .71mm ol/ L ,加入活性氧 (ROS)清除剂维生素 C不能够消除 H2 O2 的影响 ,提示 H2 O2 对 SV通道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2004年02期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拉硫磷对中华稻蝗等位酶基因型的致死作用

    卢芙萍,李翠兰,段毅豪,郭亚平,马恩波

    将采自山西省代县阳明堡乡的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进行马拉硫磷急性毒性实验 ,并对所研究个体进行等位酶水平淀粉凝胶电泳 ,研究马拉硫磷毒性与中华稻蝗种群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马拉硫磷毒性与中华稻蝗种群基因型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在所研究的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PGI)和苹果酸酶 (ME)两种等位酶中 ,马拉硫磷对中华稻蝗等位酶 PGI不同基因型个体有选择性致死作用 .卡方分析显示 ,其中的一对基因型Pgi- ab和 Pgi- bb之间存在显著的致死差异

    2004年02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丹参茎尖培养与快速繁殖

    王晓立,郝建平1,武宗信,解红娥

    比较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和不同配比的外源激素对丹参茎尖培养的作用 ,建立了丹参快速繁殖的方法 .结果表明 :在 MS培养基中 ,1.0 mg/ L BA和 0 .1m g/ L NAA配合使用时茎尖的生长状况最好 ,茎尖的成活率高达91.4 % ;GA对茎尖分化有抑制作用 ;附加 1.0 m g/ L BA时芽的增殖效果最好 ;附加 0 .5 mg/ L IAA有很好的诱导生根的作用 ,而且可以缩短生根周期

    2004年02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青霉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崔丽霞,韩建荣

    比较了 CTAB、SDS- CTAB和氯化苄等 3种 DNA提取方法提取青霉 DNA的效果 ,结果表明 :CTAB法和SDS- CTAB法只适合于部分青霉菌株的 DNA提取 ,另外一些菌株则提取不出谱带清晰的 DNA.而氯化苄法适合于供试的所有青霉菌株的 DNA提取 ,所有菌株的 DNA凝胶电泳图谱带清晰 ,效果很好 .此外 ,还研究了液氮研磨和提取液 p H对氯化苄法提取 DNA效果的影响

    2004年02期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一株海因酶产生菌形态特征与培养条件

    纪颖彤,赵莉霞,袁静明

    报道了一株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 putida YZ- 6 )的形态特征及产海因酶的发酵条件 .结果表明该菌为杆状 ,菌落圆形光滑 ,革兰氏染色阴性 ,单根极生鞭毛 .该菌产海因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 p H值 7.0的 YCG培养基 ,并用 0 .1%海因诱导 ,2 5℃摇床培养 2 0 h,酶活力可达到 1.3U /m L菌液

    2004年02期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Q Sepharose F.F.层析柱的制备及BTI的初步纯化

    赵卓慧,李玉英,张政

    通过对 Q Sepharose F.F.离子柱的制备及荞麦蛋白酶抑制剂 (BTI)的初步纯化 ,探索用自制层析柱代替价格昂贵的预装柱来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的可能性 .实验结果表明 :自制的 Q Sepharose F.F.强阴离子层析柱可以满足对目的产品进行分离纯化的实验要求 ,同时与购买的预装柱比较 ,自装柱具有较大的上样量 ,柱体积灵活可变以及低成本等特点

    2004年02期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用RAPD技术分析烟草与曼陀罗体细胞杂种

    李君剑,周小梅,郭双生,李文彬,梁爱华

    利用 RAPD技术对普通烟草 (N icotiana tabacum L.cv Xanthi nc)和毛曼陀罗 (Datura innoxia Mill)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体细胞杂种进行了分析 .使用了 9个 10 - mer随机引物对 7个体细胞杂种和双亲进行 RAPD指纹图谱分析 ,从 7个杂种的 9组 DNA指纹图谱上共得到 5 70条扩增带 ,其中与烟草特征谱带相同的带数占了 6 7.8% ,与双亲共有的谱带相同的带数为 2 4 .6 % ,而与曼陀罗特征谱带相同的带数仅有 2 .8% .由此可见 ,杂种组织倾向于排除毛曼陀罗的 DNA,融合体是一个高度不对称的体细胞杂种 .此外 ,杂种中还出现了双亲没有的谱带 (新带占4 .8% )

    2004年02期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硫化亮绿的脱色研究

    李可,张肇铭,刘建红,李海云

    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对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降解硫化亮绿的影响 ,结果表明脱色最适温度和 p H分别为 4 0℃和 7.0 ,在通 N2 、厌氧的条件下菌株的脱色效果最好 .此外 ,还讨论了硫化亮绿初始浓度对硫化亮绿降解速率的影响 ,当初始浓度低于 10 0 m g/ L 时的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加快 ,高于 10 0 mg/ L 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在可降解浓度范围内 ,硫化亮绿降解率为 5 5 %~ 92 % .

    2004年02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铅胁迫对乌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马文丽,金小弟,王转花

    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下乌麦及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 :铅胁迫对乌麦及小麦的种子萌发具有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 ;对幼苗苗长具有胁迫初期低浓度下的激活效应 ,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 ,转而表现为抑制效应 ;对幼苗根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大小 ,而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

    2004年02期 20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SO2体内衍生物对小鼠胃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李瑞金,孟紫强,张波

    SO2 体内衍生物是 SO2 进入机体后在体液中代谢转化的衍生物—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又称慧星试验 )研究了 SO2 体内衍生物对小鼠腹腔注射引起小鼠胃细胞 DNA的影响 .在衍生物剂量为 0 g/ kg体重 ,0 .12 5 g/ kg体重 ,0 .2 5 0 g/ kg体重 ,0 .5 0 0 g/ kg体重的染毒条件下 ,雄性小鼠胃细胞 DNA拖尾长度分别为 1.14 μm,8.98μm,14 .33μm,2 4 .71μm,雌性小鼠胃细胞 DNA拖尾长度分别为 1.2 0 μm,6 .34μm,12 .6 7μm,18.5 9μm.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拖尾长度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表明 ,SO2 衍生物可引起小鼠胃细胞 DNA损伤 ,且随 SO2 体内衍生物注射剂量的增高 DNA损伤加重 ,并有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 (r>0 .95 ) .另外 SO2 体内衍生物对雌性小鼠胃细胞 DNA损伤比雄性小鼠弱 .这些意味着 SO2 的体内衍生物具有引起哺乳动物胃细胞 DNA突变的潜在危验

    2004年02期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马晓勇,上官铁梁,庞军柱

    采用 Shannon- Wiener指数和 Petraitis's重叠指数对太岳山森林群落 1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组成太岳山森林群落的 19个优势种群中 ,有 18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且能较好的利用环境资源 .在群落的乔木层中 ,油松的生态位宽度最大 ,为 1.985 ,但油松与其它优势种群的生态位重叠指数都很小 ,这与油松分布广、面积大和特化程度低的特征有关 .19个优势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 0 .2的只有 7个种对 ,大于 0 .1的共有 15个种对 ,可见太岳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 ,种间的竞争关系较弱

    2004年02期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知识(Ⅱ)

    袁正明

    前一讲 (本刊 2 0 0 4年第 1期 p1 0 0~ p1 0 1 )袁老师讲了科技文章的分类、写作准备及文章主体部分的章节、图表等的编写格式 ,本讲将继续对科技文章中出现的数理公式、反应式、量和单位及数字的规范使用等进行详细讲解

    2004年02期 213-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